首页 > 相山区西街道办事处 > 社会救助 > 综合业务 > 政策性法规文件

关于进一步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的意见

发布时间:2022-05-11 14:35作者:相山渠沟镇政府来源:相山区渠沟镇政府文字大小:[ ]   背景色: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教育厅(教委)、公安厅(局)、 司法厅(局)、财政厅(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妇儿 工委办、团委、妇联、残联,各计划单列市民政局、教育局、公 安局、司法局、财政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妇儿工委办、团 委、妇联、残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民政局、教育局、公安局、 司法局、财务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妇儿工委办、团委、妇 联、残联: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 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 总书记关于民生民政工作的重要论述,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 发展思想,扎实推动《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 作的意见》(国发〔201613号)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困境儿童 保障工作的意见》(国发〔201636号)落到实处,现就进一步 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体系提出如下意见:

一、提升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和儿童福利机构服务能力

一)明确两类机构功能定位。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是指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民政部门根据需要设立,对生活无着的流 浪乞讨、遭受监护侵害、暂时无人监护等未成年人实施救助,承 担临时监护责任,协助民政部门推进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 爱服务等工作的专门机构,包括按照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的未成年 人保护中心、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和设有未成年人救助保护科 (室)的救助管理站,具体职责见附件1。儿童福利机构是指民 政部门设立的,主要收留抚养由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的未满18 周岁儿童的机构,包括按照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的儿童福利院、设 有儿童部的社会福利院等。各地要采取工作试点、业务培训、定 点帮扶、结对互学等多种方式,支持贫困地区尤其是“三区三州” 等深度贫困地区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儿童福利机构提升服务 能力。

二) 推进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转型升级。要对照未成年 人救助保护机构职责,健全服务功能,规范工作流程,提升关爱 服务能力。各地已设立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的,要向未成 年人救助保护机构转型。县级民政部门尚未建立未成年人救助保 护机构的,要整合现有资源,明确救助管理机构、儿童福利机构 等具体机构承担相关工作。县级民政部门及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 构要对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村(居)民委员会开展监 护监督等工作提供政策指导和技术支持。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 抚养照料儿童能力不足的,可就近委托儿童福利机构代为养育并 签订委托协议。

 拓展儿童福利机构社会服务功能。各地要因地制宜优 化儿童福利机构区域布局,推动将孤儿数量少、机构设施差、专 业力量弱的县级儿童福利机构抚养的儿童向地市级儿童福利机 构移交。已经将孤儿转出的县级儿童福利机构,应当设立儿童福 利指导中心或向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转型,探索开展农村留守 儿童、困境儿童、散居孤儿、社会残疾儿童及其家庭的临时照料、 康复指导、特殊教育、精神慰藉、定期探访、宣传培训等工作。 鼓励有条件的地市级以上儿童福利机构不断拓展集养、治、教、 康于一体的社会服务功能,力争将儿童福利机构纳入定点康复机 构,探索向贫困家庭残疾儿童开放。

二、加强基层儿童工作队伍建设

一) 加强工作力量。坚持选优配强,确保有能力、有爱心、 有责任心的人员从事儿童关爱服务工作,做到事有人干、责有人 负。村(居)民委员会要明确由村(居)民委员会委员、大学生 村官或者专业社会工作者等人员负责儿童关爱服务工作,优先安 排村(居)民委员会女性委员担任,工作中一般称为“儿童主任”;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要明确工作人员负责儿童关爱服务 工作,工作中一般称为“儿童督导员”。

二) 加强业务培训。各级民政部门要按照“分层级、多样 化、可操作、全覆盖”的要求组织开展儿童工作业务骨干以及师 资培训。原则上,地市级民政部门负责培训到儿童督导员,县级 民政部门负责培训到儿童主任,每年至少轮训一次,初任儿童督 导员和儿童主任经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开展工作。培训内容要突 出儿童督导员职责(见附件2)、儿童主任职责(见附件3), 出家庭走访、信息更新、强制报告、政策链接、强化家庭监护主 体责任及家庭教育等重点。各地要加大对贫困地区培训工作的支 持力度,做到培训资金重点倾斜、培训对象重点考虑、培训层级 适当下延。


(三)加强工作跟踪。各地要建立和完善儿童督导员、儿童 主任工作跟踪机制,对认真履职、工作落实到位、工作成绩突出 的予以奖励和表扬,并纳入有关评先评优表彰奖励推荐范围;对 工作责任心不强、工作不力的及时作出调整。各地要依托全国农 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信息管理系统,对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 实行实名制管理,并及时录入、更新人员信息。

三、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

一) 培育孵化社会组织。各地民政部门及未成年人救助保 护机构要通过政府委托、项目合作、重点推介、孵化扶持等多种 方式,积极培育儿童服务类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公益慈善组织 和志愿服务组织。要支持相关社会组织加强专业化、精细化、精 准化服务能力建设,提高关爱服务水平,为开展农村留守儿童、 困境儿童等工作提供支持和服务。要在场地提供、水电优惠、食 宿保障、开通未成年人保护专线电话等方面提供优惠便利条件。 要统筹相关社会资源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推动深度贫困地区儿 童服务类社会组织发展。

二) 推进政府购买服务。各地要将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 和困境儿童保障纳入政府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并结合实际需要 做好资金保障,重点购买热线运行、监护评估、精准帮扶、政策 宣传、业务培训、家庭探访等关爱服务。要加大政府购买心理服 务类社会组织力度,有针对性地为精神关怀缺失、遭受家庭创伤 等儿童提供人际调适、精神慰藉、心理疏导等专业性关爱服务, 促进身心健康。引导承接购买服务的社会组织优先聘请村(居) 儿童主任协助开展上述工作,并适当帮助解决交通、通讯等必要 费用开支。全国青年志愿服务入库优秀项目可优先纳入政府购买 服务有关工作支持范围。

三)发动社会各方参与。支持社会工作者、法律工作者、 心理咨询工作者等专业人员,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不同 特点,提供心理疏导、亲情关爱、权益维护等服务。动员引导广 大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等力量深入贫困地区、深入贫困服务对象 提供关爱服务。积极倡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通过一对一帮扶、 慈善捐赠、实施公益项目等多种方式,重点加强贫困农村留守儿 童和困境儿童及其家庭救助帮扶,引导企业督促员工依法履行对 未成年子女的监护责任。

四、强化工作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要积极推进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 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建设,将其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和经济社会发展 等规划,纳入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局,明确建设目标, 层层分解任务,压实工作责任。要调整健全省、市、县农村留守 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工作领导协调机制,加强统筹协 调,推动解决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要加大贫困地区农村留守 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建设支持力度,帮助深度贫困地区 解决特殊困难和薄弱环节,尽快补齐短板,提升服务水平,推动 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 提供资金支持。各级财政部门要结合实际需要,做好 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经费保障。要统筹使用困难群 众救助补助等资金,规范未成年人社会保护支出。民政部本级和 地方各级政府用于社会福利事业的彩票公益金,要逐步提高儿童 关爱服务使用比例。要加大对贫困地区儿童工作的支持力度,各 地分配有关资金时要充分考虑贫困地区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 数量、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等服务对象数量,继续将“贫困 发生率”和财政困难程度系数作为重要因素,向贫困地区倾斜并 重点支持“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开展儿童关爱服务工作。

三) 密切部门协作。民政部门要充分发挥牵头职能,会同 有关部门推进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建设。公安 部门要及时受理有关报警、求助,依法迅速处警,会同、配合有 关方面有针对性地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依法追究失职父母或侵害 人的法律责任,严厉惩处各类侵害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的犯 罪行为,按政策为无户籍儿童办理入户手续。教育部门要强化适 龄儿童控辍保学、教育资助、送教上门、心理教育等工作措施, 为机构内的困境儿童就近入学提供支持,对有特殊困难的农村留 守儿童和困境儿童优先安排在校住宿。司法行政部门要依法为农 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提供法律援助,推动落实“谁执法谁普法” 责任制,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相关法律法规宣 传。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推动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农民工返 乡创业就业系列政策措施,加强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培训。妇儿 工委办公室要督促各级地方人民政府落实儿童发展纲要要求,做 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工作。共青团组织要会 同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开通12355未成年人保护专线,探索 “一门受理、协同处置”个案帮扶模式,联动相关部门提供线上 线下服务。妇联组织要发挥妇女在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的独特 作用,将倡导家庭文明、强化家庭监护主体责任纳入家庭教育工 作内容,引导家长特别是新生代父母依法履责;要充分发挥村 (居)妇联组织作用,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的关爱服 务。残联组织要积极维护残疾儿童权益,大力推进残疾儿童康复、 教育服务,提高康复、教育保障水平。

(四)严格工作落实。各地民政部门要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和 困境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建设动态跟踪机制,了解工作进度,总结 推广经验,完善奖惩措施。对工作成效明显的,要按照有关规定 予以表扬和奖励;对工作不力的,要督促整改落实。要将农村留 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年度重点工作考核评 估的重要内容强化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