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相山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项督导报告
为督促指导学校切实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针对当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所普遍存在的问题,依据《相山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项督导方案》,4月10日至4月25日,义务教育中小学督导组采取听介绍、看资料、实地察看、座谈走访等方式对责任区学校进行了督导,督导情况如下:
一、主要做法与成效
(一)加强领导,构建责任体系。各学校建立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有计划,有方案。部分学校对全体学生采取分层包保、三级帮扶措施,构建了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对特殊家庭学生,如单亲离异家庭、重组家庭、留守家庭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制定了相应帮扶措施,对学生进行针对性帮扶,形成全员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人人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合力共抓心理健康教育的局面。中学有九一0学校、实验中学、钟楼中学、纺中、天一初中、太阳城学校,小学有第二实验小学、古城路小学、凤凰城学校、长山路小学、淮纺路小学、第十一中、朝阳小学、曲阳小学等校工作做得较为扎实。
(二)加强队伍建设,提升心育能力。学校重视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全区中小学学校均利用假期组织教师参加心理知识讲座,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了解掌握基本心理辅导知识、方法、形式等,提高心理危机的干预能力。引导每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及发展规律,运用心理健康的理论和方法,培育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形成健全人格,拥有良好的心理状态,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钟楼中学邀请心理专家来学校授课,并对部分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第二实验小学主动在语文、道德与法治、体育等课程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其他学科教学结合,全方位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三)依托多样载体,开展创新活动。各学校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及中小学生成长规律,普遍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班队会上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活动,并在防校园欺凌、心理健康、师生交往、文明礼仪等方面有计划地加强教育,通过系列主题活动加强体育、美育及劳动教育,让学生在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在推进五育并举过程中促进学生综合素养全面提升,持续增强心理素质。做得较为突出的学校中学有钟楼中学、实验中学、太阳城学校、张集中学、天一初中,小学有第二实验小学、古城路小学、淮海路小学、长山路小学、淮纺路小学、第十一中、黄里小学、凤凰城学校等。
(四)强化阵地建设,健全工作机制。一是完善心理辅导的载体。部分学校因地制宜,结合实际建立心理辅导室,完善设施,借助网络、电话、信箱等方式扩大学生的参与面,能够发挥在提高全体学生心理素质、预防和解决学生心理行为问题中的作用。做得较为突出的学校实验中学、天一初中、龙兴中学、相山路学校、太阳城、古城路小学、第十一中、曲阳小学。二是个别咨询与辅导相结合。聘请心理咨询师、心理健康校外辅导员开展心理辅导工作。第二实验小学成立了以校长为首的“心予工作室”团队,聘请淮北市公安局心理学科组兼职教官为学校心理健康辅导方面校外辅导员,九一0学校、太阳城学校、三堤口学校由校长亲自抓心理问题严重的学生,钟楼中学校长结合自身在子女教育上的心得体会召开座谈会。
(五)家校携手,形成教育合力。部分学校能够认识到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需学校、家庭、社会通力协作,采取家长学校、家长微信群等多种途径,主动搭建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家长沟通交流的平台,开展宣传活动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强化家长关注孩子心理健康意识。做得较为突出的学校如淮师大附校、淮坊路中学、淮纺路小学、第十一中、实验中学、天一等学校。
二、主要问题和短板
(一)认识不到位,宣传不到位。多数学校都没有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题宣传牌版。个别学校重智育,对心理健康教育关注不够。错误地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针对有问题的学生的,只重视学生个体而忽视了学生群体;重视高年级学生,忽视低年级学生;重视留守儿童或单亲、贫困家庭学生,忽视成绩优异学生。个别学校还没有专人负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如新建学校环湖路小学只有一、二年级,学校资料不全,活动较少;土楼小学学生较多,地处农村,很多家长认为孩子顽皮不会有心里问题,学校有些侧重特殊群体的学生。
(二)教育设施资源不足或偏流于形式。一是个别学校未设置心理咨询室,或将心理咨询室与其他活动室融合在一起,或心理咨询室仅是一间空屋,未有相关设施和书籍。如土楼学校、桓谭学校、高溪小学、朝阳小学,淮纺路中学。二是有些学校虽然名义上设立了心理咨询室,开设了心理健康课,配备了教师,但心理咨询室、心理健康课并没有真正发挥作用。三是将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混为一谈,把心理问题和思想品德问题混为一谈,用德育的方法来对待心理问题。
(三)制度机制不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缺乏多元参与的长效工作机制,缺少心理健康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评估细则,缺乏有关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培训指导,缺少跟踪帮扶个案记录等台账,缺乏心理健康行动性研究工作。
(四)缺少专业心理健康老师。大部分学校虽开设心理课程,但确实专业心理健康老师,虽能发现学生存在问题,但不能从专业的角度进行心理问题排查和疏导。
三、督导建议
(一)提高认识,加强宣传。一是提高思想站位。学校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日常教育教学活动的始终。二是加大宣传力度,破除家长错误认知,与家长形成合力。三是鼓励家长参与,创设出全体成员共同参与和支持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与氛围。
(二)完善管理,常抓不懈。一是结合学生身心特点,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日常教育教学、学生行为规范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判断力和自我管控调节能力。二是完善心理干预预案,建立完善心理健康评价体系。三是在开足开齐心理健康课程基础上,充分利用各种有关心理健康的教育资源,建立多元参与联动共建机制。
(三)培养师资,提升能力。一是注重师资的引进和培养,教育主管部门聘请专业心理健康教育从业人员,对教师进行定期培训和指导,结合具体案例,学习心理疏导的策略。二是班主任要用好心理主题班会课,以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开展班级管理工作。三是实施课程育德,学科教师要在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四)加大投入,完善设施。教育主管部门为学校提供资金支持,大力支持学校心理辅导室建设,购买所需的资料、设备。为心理健康教师提供必要的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和技术手段。
(五)加强交流,借鉴共享。各学校把本校案例进行整理、归纳,结合心理健康知识把取得的成效形成文字作为经验,在区域内进行交流,让更多的老师学习,再遇到类似的问题,知道解决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