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相山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 领域公开 > 社会救助 > 临时救助 > 办事指南

临时救助办事指南

发布时间:2025-03-05 16:44作者:相山民政局来源:相山区民政局文字大小:[ ]   背景色:       

相山区民政政策“明白纸”——之临时救助篇

一、事项名称:临时救助

二、设定依据:《淮北市临时救助操作规程》

三、申请条件。根据困难情形,临时救助对象可分为急难型救助对象和支出型救助对象。

1.急难型救助对象。主要包括因火灾、交通事故等意外事件,家庭成员突发重大疾病以及遭遇其他特殊困难等原因,导致基本生活暂时出现严重困难、需要立即采取救助措施的家庭和个人。

2.支出型救助对象。主要包括因教育、医疗等生活必需支出突然增加超出家庭承受能力,导致基本生活一定时期内出现严重困难的家庭,原则上其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应低于当地上年度人均可支配收入,且家庭财产状况符合《淮北市临时救助实施办法》有关规定。

四、救助标准。根据救助对象困难类型、困难程度等,分类分档制定临时救助标准。原则上控制在当地低保标准的2—10倍。临时救助金不超过低保标准6倍的,委托乡镇(街道办事处)审批。对于重大生活困难,可采取一事一议方式确定救助标准。

1、困难家庭成员中有人患危重疾病,在扣除各种医疗保险、医疗救助和其他社会帮困救助资金后负担仍然较重,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的,自费金额在2—5万的按10%进行救助,5万(包括5万)以上按12%进行救助,救助总额最高不超过当年低保标准的10倍。

2、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和建档立卡贫困户因教育、医疗等生活必需支出突然增加超出家庭承受能力,在扣除各种医疗保险、医疗救助和其他社会帮困救助资金后负担仍然重。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的,自费金额1.5万元以下的按自费总金额15%救助,1.5(包括1.5万)—3万的按自费总金额18%救助,3万(包括3万)以上的救助金额按不高于低保标准的10倍救助。

3、特困供养人员患危重疾病,在扣除各种医疗保险、医疗救助和其他社会帮困救助资金后剩下的自费金额不超过低保10倍的,据实救助,全年救助总额最高不超过当年低保标准的10倍,集中供养特困人员低于1000元的由养老机构自行解决。

4、其他临时性特殊原因造成家庭生活特别困难的城乡困难家庭,经其他救助措施帮扶后,基本生活仍然难以维持的,视家庭困难程度,一次性给予适当救助,最高不超过3000元。

5、家庭成员中有人遭遇火灾、交通事故等意外事件,在扣除各种赔偿、保险、救助补助资金后负担仍然较重,导致基本生活临时出现严重困难的,视家庭困难程度,一次性给予适当救助,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和特困供养人员最高不超过5000元,其他困难家庭最高不超过3000元。

因病支出型需提供近12个月内的发票和结算单,低保对象、建档立卡贫困户、特困供养人员另需提供医疗救助结算单。按比例救助时,救助金额保留到十位数。

五、办理流程。针对不同的救助类型,进一步优化规范临时救助的审核审批程序,切实增强救助的可及性、时效性和公正性。

急难型救助审批程序。急难型救助审核审批适用于紧急程序。对于情况紧急、需立即采取救助措施以防止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或无法改变的严重后果的,镇街要积极开展“先行救助、后置审批”,可简化申请人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民主评议和公示等环节,直接予以救助,并在急难情况缓解后,登记救助对象、救助事由、救助金额等信息,补齐经办人员签字、盖章手续。具体为:1、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对于城乡低保、特困人员、孤儿等正在享受民政保障的人员可不进行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对于其他人员,各镇(街道)在核实事由,以口头问询方式调查申请家庭的经济状况并经申请人签字确认后即可。2、民主评议。对于需要先行救助的,可不进行民主评议。3、公示。对于需要先行救助的,可先进行救助,再进行公示。

支出型救助审批程序。要严格执行申请、受理、审核、审批程序。对申请对象中的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及其成员、特困救助供养人员,重点核实其生活必需支出情况。

对申请临时救助的对象财产状况的要求、收入和财产的核算与计算参照申请低保家庭的财产状况、收入和财产核定的有关规定执行。对于低保对象、建档立卡贫困户、特困供养人员,不再进行家庭收入和财产状况调查,压缩办事时限。

六、办理材料:

(一)居民身份证,居民户口簿或居住证原件及复印件各1份;

(二)临时救助申请(内容包括家庭收入及财产状况声明、家庭和个人遭遇困难情况说明等);

(三)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授权书;

七、办理时间:工作日

八、办理地点:所属社区服务大厅

九、咨询投诉电话:

区民政局社会救助管理中心:3192095

渠沟镇民政办:3239532

三堤口街道民政办:3018776

南黎街道民政办:3065836

曲阳街道民政办:3223099

西街道民政办:3895751

相南街道民政办:5206855

东街道民政办:3056171

东山街道民政办:3953020

任圩街道民政办:3151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