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2月全区统计数据
一、GDP。全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476.7亿元,增长5.1%,分别高于上半年、前三季度3.1和0.8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5亿元,增长2.5%;第二产业173.6亿元,增长4.3%;第三产业297.6亿元,增长5.4%。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2:36.4:62.4。
二、规模以上工业。全年全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6%,较1-11月提升0.6个百分点。分门类看,规上采矿业产值下降4.5%,增加值增长4.0%;规上制造业产值下降11.7%,增加值下降10.2%;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产值下降0.5%,增加值下降1.3%。淮矿股份产值占全区的69.8%,下降4.5%,下拉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速3.1个百分点;增加值占全区的86.2%,增长3.9%,上拉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3.3个百分点。
三、高技术产业(制造业)增加值。全年全区10家高技术产业(制造业)增加值下降7.7%,占全区规上工业增加值的1.1%。
四、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全年全区34家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同比下降9.7%。
五、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0.5%,比1-11月提高3.9个百分点。分构成看,项目投资占总投资的57.2%,增长6.5%,拉动总投资3.5个百分点;房地产投资占总投资的42.8%,下降6.7%,下拉3.1个百分点。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增势强劲,基础设施投资(含徐淮阜高速、淮宿蚌高铁)增长91.6%,增速高于全市12.1个百分点,居全市第2位,占全区投资的16.3%,拉动总投资增长7.8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增长11.5%,占总投资的34.8%,拉动总投资增长3.6个百分点,其中,采矿业投资同比下降5.2%,制造业投资增长25.2%,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投资增长134.8%,三大板块占工业投资的比重为49.2:43.1:7.7。分类型看,建安工程投资占总投资的67.4%,增长14.4%,拉动全区投资增长8.5个百分点;设备工器具购置占总投资的14.5%,下降37.8%,下拉全区投资8.8个百分点;其他费用(土地、拆迁等)占18.1%,增长4.6%,拉动全区投资0.8个百分点。
六、工业、技改投资。全年全区工业投资增长11.5%,技改投资下降8.7%,居全市第2和第3位。
七、房地产业。全年全区房地产投资下降6.7%,全市第2。商品房销售面积63万平方米,下降10.3%,全市第3,三区第2。
八、建安工程投资。全年全区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增长14.4%,全市第1。
九、商贸业。全年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7亿元,占全市的41.4%,增长5.5%,高于前三季度1.4个百分点,上年为下降6.6%。限上消费品零售额下降3.0%,降幅连续8个月收窄。其中,12月当月增长1.7%。按经营地分,限上城镇消费品零售额下降2.8%,较1-11提高0.4个百分点;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2.1%,较1-11月提高5.3个百分点。按消费类型分,限上商品零售下降3.9%,较1-11月提高0.2个百分点;餐饮收入增长6.8%,较1-11月提高2.3个百分点,高出商品零售10.7个百分点,恢复态势更为明显。
十、服务业。全年全区实现服务业增加值297.6亿元,增长5.4%,比上半年、前三季度分别提高2.5、0.2个百分点。其中,住宿餐饮业、批发零售业增加值较快增长,分别增长16.9%和8.9%,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服务业分别增长5.2%和3.4%。1-11月,全区规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57.4亿元,下降3.2%。规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16.4亿元,增长6.4%,比1-8月提高4个百分点。2家规上仓储和其他运输业企业营业收入3.2亿元,增长2.8%。66家其他营利性服务业(44家规上其他营利性,22家省重点其他营利性)营业收入17.3亿元,增长6.8%,比1-8月提高3.6个百分点。
十一、财政收支。全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9亿元,增长7.9%。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9.6亿元,下降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