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相山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 领域公开 > 水利领域 > 河湖管理 > 河湖长制工作

【工作进展】相山区2024上半年河长制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4-07-02 14:35来源:相山区农业农村水利局(乡村振兴局)文字大小:[ ]   背景色:       

今年以来,按照区委、区政府工作部署,全面落实区镇村两级河长责任,坚持统筹管理、一体推进,建管并举、美化提质,联动执法、常态巡查,创新推动河长制工作取得新成效。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压实巡河责任。区级河湖长严格按照一季度一次巡河要求,带头调研、督导、暗访河湖的管护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交办处理,,严格落实巡河责任,巡河情况定期向区河长办报备。今年一季度,萧濉新河流域区级河长巡河20次,镇街开展巡河234次,巡河覆盖率100%。

二是扎实推进“清水北送”保护行动排查问题整改。印发《关于开展相山区引江济淮工程输水干线“清水北送”保护行动的令》,重点对萧濉新河流域开展排查,排查范围涉及渠沟镇、开发区、曲阳街道、三堤口街道,共发现沿岸倾倒垃圾126处、水面漂浮杂物89处、入河排污口3个、秸秆污染25处、违规养殖2个、违章建筑1处、乱耕乱种16处、渔网地笼21处、捕鱼船只4只。针对排查问题,建立了整改四清单,明确整改责任单位、责任人和完成时间。整改期间,区检察院、区委督查考核办、区农水局、区生态环境局成立整改监督检查组,现场跟踪督办5次,整改一件,验收一件。

三是推行“河长+林长”制度。推行“河长+林长”制度,区河长办和区林长办建立协商机制,常态开展联合执法检查2次,推动河道绿化养护问题、河道绿化迁移等问题及时有效解决,确保了沿河绿化既“重建”又“重管”,建管一致。

四是协同推进春季“护水清河”专项行动。在做好“清水北送”保护行动排查问题整改的基础上,印发《相山区2024年度春季“护水清河”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在春季河湖生机复苏时期开展一次清理河湖专项行动。方案印发后,区河长办召开了专项行动部署会,明确此次行动的任务分工,重点对萧濉新河流域岸线坟墓、水面漂浮物、滋生水草、堤岸垃圾、阻水障碍物等开展排查和整治。清理萧濉新河流域坟头337个,其中萧濉新河69个,洪碱河268个;采取“机器+人工”的方法打捞水草漂浮物300余吨;清理油菜种植7处、地笼5处。

五是着力推动水质达标。通过常态化打捞漂浮物、及时清理河道堆积杂草、严禁河道排污、严格审批排水入河(要求住建部门严禁污水接入雨水管道)等措施,经过生态净化,提升河水质标准。

六是建立联合检查机制。一方面,横向联动流域内综合执法检查力量,压实区农水局牵头、区检察院检察督导、区生态环境分局水质监测、属地街道全面排查等责任,每月开展一次联合执法活动,通过督查、暗访、通报等方式,推动萧濉新河流域问题动态解决。另一方面,纵向对接上下游河长办,强化跨界检查,及时解决辖区交界处问题,确保整改“无死角”。联合濉溪县河长办、生态环境局及属地镇街,清理整治萧濉新河右岸相山、濉溪交界处耕种、乱倒垃圾、排污水等问题;联合萧县河长办,重点对萧濉新河相山、萧县交界处进行检查,发现污水入河、生活垃圾、死亡牲畜、辣椒加工作坊、畜禽养殖等问5个,并函请萧县及时解决问题,目前河滩养殖、入河排污等问题正在进一步协商解决。

二、存在问题

河湖整治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也还存在源头管控、“四乱”现象、区域协调、联动执法等难题,具体表现在:

一是河水稳步提质存在不稳定因素。一方面,入河排污口仍未完成封堵、河道垃圾水草打捞力度不够等问题,上游水质标准不能保证,我区河道水质管理的压力持续增大。另一方面,农村黑臭水体的治理刚刚起步,有效阻断生活污水、生产废水向河道流入刻不容缓,刘合沟等部分支流水质还不够好。

二是河湖“四乱”仍然不同程度存在。“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等河湖“四乱”现象依然存在,部分村民法律法规意识淡薄,依法治河理念尚未树牢,在河道滩地、河岸种菜、向河道沟渠内丢弃病死畜类、向河道内倾倒建筑垃圾和渣土等问题时有发生。

三是河道综合治理仍存在短板。一方面,长期稳定投入财力难以保证,河道两岸美化绿化滞后,比如濉河新河黄里以北约1.8公里仍有部分河道未完成绿化。另一方面,联合执法不经常且执行难。

三、下一步打算

落实河长制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硬任务,只能加强、不能松懈,没有最好、力创更好。我们将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要求导向,以治乱整改提质作为主攻方向,持续加力、建管并举、综合施策。

一是在加强部门联动上求合力。由区农水局牵头,联合生态环保等部门,带队赴萧县沟通解决上游违规养殖和排污问题,争取问题尽快解决。加大联合执法力度,对清“四乱”过程,经常反复的问题,必要时增强执法和打击的力度。

二是在强化履职尽责上求实效。加强督查暗访,通报、约谈,督促基层河长和镇街履职尽责,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严格水面及岸线管理,强化对凤凰山物业公司等河道保洁单位的考核,落实经费与成效挂钩制度,推动河道管理更高效。同时,积极争取资金,推进河道绿化进度。

三是在加大宣传力度上求共识。坚持正面宣传,典型引路,总结推广好河长制好做法好经验。通过手机、微信、制作小短片等方式,宣传普及好生态理念,把依法管治、综合整治、社会共治的氛围烘托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