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淮北相山经济开发区总体发展规划(2024-2035)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示

发布时间:2024-09-14 15:59作者:相山环保局来源:相山区生态环境分局文字大小:[ ]   背景色:       

安徽淮北相山经济开发区总体发展规划(2024-2035)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示

一、规划概要

1、规划名称:安徽淮北相山经济开发区总体发展规划(2024-2035)

2、规划范围:依据安徽省自然资源厅出具的《关于安徽淮北相山经济开发区拟调区四至范围初核意见》中确定开发区拟调区范围总面积为1502.09公顷,包含3个区块,其中区块一面积为786.11公顷,四至范围:东至濉河北路,南至洪碱河,西至洪碱河,北至凤竹路、S411北270米;区块二面积656.70公顷,四至范围:东至洪碱河,南至金桥家园,西至S411,北至凤竹路;区块三面积59.28公顷,四至范围:东至梁钟路,南至237国道,西至园区西路,北至黄桃路。

3、产业规划:主导产业为食品制造和信息产业

4、基础设施规划

1)给水

经开区供水水源为淮北市城市地表水厂,地表水厂水源地设在化家湖水库,通过输水管道将外调水接入化家湖水库。2025年日供水能力达到30.00万立方米/日,2035年达到40.00万立方米/日。

根据经开区对用水水质的要求,可以分为生活用水、工业及其他杂用水、中水三类,根据用水的用途和对水质的要求不同,园区建立分质供水系统,分为生活—生产—消防用水供水系统、中水供水系统。

2)排水

经开区规划实行“雨污分流、清污分流”的排水体制。

①雨水工程

结合经开区内及周边河流水系分布情况,雨水主要利用重力流排放,根据地形、河流走向的位臵布臵雨水管道和提升泵站,使雨水就近排放,受纳水体分别为萧濉新河、洪碱河等。

雨水管道的覆土深度尽量控制在0.7m~1.3m。雨水管道的最小坡度应保证不低于规范要求的最小坡度。在主次干路下埋设雨水干管,在支路下埋设雨水支管,路面雨水通过雨水口直接进入雨水干管,小区内雨水通过支管进入雨水干管。

②污水工程

经开区污水按照产业类别及用地性质分片区进行排放,信息经开区片区污水排入信息经开区污水处理厂,食品经开区片区污水排入淮北第二污水处理厂,淮海西路以南生活片区污水排入凤凰山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达标后排入周边水体。3座污水厂处理总规模4t/d,区内配套污水处理设施按照6t/d规模预控用地。

信息经开区污水处理厂现状规模为1m3/d,规划规模为1m3/d;食品经开区污水处理厂规划规模为2m3/d;凤凰山污水处理厂规划规模为1m3/d

信息经开区污水处理厂针对信息经开区区电镀废水设计,该区域污水由南北汇集到凤凰路信息经开区污水处理厂,污水管网为DN400-800;食品经开区污水由南北汇集到凤凰路,排入到淮北第二污水处理厂,污水管网采用枝状布臵,沿城市主要道路铺设污水主干管,污水管网为DN400-800;凤凰山污水处理厂主要处理市政综合生活污水,开发区生活污水汇集到金和路泵站提升后沿DN800污水管向人民路DN800-1200污水管向西排入凤凰山污水厂进行处理。

③中水回用

按节水型城市要求,积极建设污水再生利用系统,远期规划区中水回用率达到20%,预计中水回用规模在0.39万m3/d。中水主要用于园林绿化、道路浇洒用水和工业区用水以及冷却工艺用水需求。

3)燃气

燃气气源和淮北市区统一考虑,以天然气为主气源,LNG、液化石油气为补充气源。经开区内布置一处天然气加气站,位于淮海西路与洪碱河交口。

4)供热

供热热源主要利用淮北国安电力有限公司(位于烈山区宋疃镇,2×320MW燃煤发电机组)汽轮机中间部分抽汽替代开发区内的分散小锅炉,采用架空和地埋相结合的敷设方式,管径为DN600,设计最大供汽能力为100吨小时,末端用户蒸汽参数为:0.8Mpa、180℃。

供热管道从淮北国安电力有限公司至濉溪经济开发区供热管网接出,沿老濉河和萧濉新河敷设,与相山经济开发区已建供热管网对接,全长约13.9公里。

5)供电

规划将经开区纳入淮北中心城区供电系统统一考虑,经开区内供电电源主要来自规划区内110kv凤凰路变和220KV显通变。110kv凤凰路位于凤霞路与洪碱河交口,220KV显通变位于凤凰路与洪碱河交口。

规划电力线的架设近期为架空敷设,远期全部为地埋。路径方位为:南北向道路设在路东,东西向道路设在路南。

6)社会生活服务设施规划

经开区社会服务主要依托淮北市及相山区公共服务设施,主要包括教育设施、医疗卫生、文化设施、体育设施、养老设施、社区服务、商业金融、市政公用和行政管理共9类服务设施。淮北市公共服务设施按市级、区级、15分钟生活圈居住区、10分钟生活圈居住区、5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和居住街坊六级配置。经开区公共服务设施具体功能、规模依据国土空间规划及相关专项规划等上位规划要求落实。

二、规划实施可能造成的影响

根据现状调查结果,经开区所在区域大气、地表水、地下水、声、土壤环境质量基本良好。经开区本轮总体发展规划实施后,区域声环境仍能得到较好的保持。区内所有一般工业固废均能得到妥善利用或处置,危险废物均委托资质单位收集处置。在采取适当措施后,经开区开发建设的环境风险水平可以接受。

三、规划环境影响预防对策和减缓措施

1、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1)VOCs“一企一策”及“一园一策”;

2)企业特征废气治理设施;

3)实行“负面清单”,严格项目准入;

4)合理布置绿化区域,设置必要的防护隔离带;

5)加强环境管理,进一步扩大区内集中供热覆盖;

6)加强建设期大气环境保护。

2、水污染防治措施

1)加强企业监管,规范污水排放;

2)实施雨污分流、清污分流;

3)排放口规范化设置;

4)加强中水回用,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

5)加强所在区域河渠水环境保护。

3、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

1)构建固体废物收集系统;

2)加强工业固废的管理与处置;

3)加强危险废物转移处置监管;

4)强化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的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置。

4、声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1)加强区内的交通组织与管理,避免交通噪声的影响扩散到整个区域,重点保护居民区和行政办公场所的环境质量;

2)加强固定源的噪声控制,严格执行“三同时”,在建设中落实“三同时”的要求,确保其达标排放。

四、环境影响评价初步结论

安徽淮北相山经济开发区总体发展规划(2024-2035)发展目标与发展定位与《安徽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相山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等区域发展规划相符合;在严格执行一般农用地占补平衡的前提下经开区用地规划与《淮北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符合;经开区规划产业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版)》、《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等产业政策与规划相符合;经开区规划范围无生态红线区域,规划与《安徽省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案》、《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通知》等环境保护规划相符合。经开区的规划功能定位、产业发展规划充分考虑到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也符合当地地理特征和区域环境特征,对当地及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通过对污染源强的分析预测及大气、地表水环境容量的计算,规划方案实施后,经开区污染物排放总量在区域环境承载力范围内,规划的各项环保措施可行,规划的实施具有环境合理性和可行性。在采取进一步的规划优化调整措施,全面落实本报告提出的各项环境影响减缓措施、风险防范措施、“三线一单”管理对策的基础上,可进一步降低经开区总体发展规划实施所产生的不良环境影响。

五、征求公众意见的主要事项

规划的实施将会对周边环境带来一定的环境影响,为使规划实施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特此公告征询社会各界对《安徽淮北相山经济开发区总体发展规划(2024-2035)环境影响报告书》有关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主要征询内容如下:

1)公众对该规划的主要态度,持赞同或反对的意见(如反对请简要说明理由);

2)认为规划实施所在地现有的主要环境问题;

3)规划实施对当地经济是否有促进作用、园区控制区域布局是否合理等;

4)规划主要的环境影响及希望以何种方式减缓规划产生的环境影响;

5)其他建议和要求等。

提出意见的公众请留姓名、详细联系方式。

六、公众意见反馈方式

请以电话、信函、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于本公告发布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与委托单位或环评单位联系,发表您对该规划及环评工作的意见和看法。请在发表意见的同时尽量提供详尽的联系方式,以便我们及时向您反馈相关信息。

1)规划实施单位名称及联系方式

规划实施单位:安徽淮北相山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联系人:许部长

联系电话:19905610833

2)承担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单位名称及联系方式

环评单位:南京大学环境规划设计研究院集团股份公司

联系人:孙工

联系电话:025-83686096

联系邮箱:yxsun@njuae.cn

七、公示时间

本公示发布后的10个工作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