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相山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 领域公开 > 义务教育 > 教育督导 > 学校督导评估

相山区中小学防溺水专项督导报告

发布时间:2025-08-21 11:26作者:相山教育局来源:相山区教育局文字大小:[ ]   背景色:       

 按照相山区教育督导办《关于开展学校防溺水工作督导检查的通知》要求,小学督导组所有责任督学于610日至30日,分别对责任区内学校防溺水安全教育工作进行了专项督导。

督导方式:实地查看、查阅资料、随机访谈师生、听取汇报、观摩演练  

督导重点:学校防溺水工作机制建立与落实、宣传教育开展实效、重点水域隐患排查与管控、家校社协同共育成效、应急响应能力建设。

一、 督导总体情况概述

各校对防溺水工作重视程度普遍提升,能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基本建立了相关工作制度,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然而,在工作的精细化程度、措施的落实、资源的保障以及家校社协同的深度方面,仍存在一些差异与薄弱环节,需要整改与优化。

主要工作成效与亮点

1.组织健全制度完善:校均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的防溺水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专项工作方案或应急预案,明确了校内各部门及班主任职责分工,将防溺水工作纳入学期安全考核。

2.宣传教育形式多样,覆盖面广

利用课堂主渠道作用显现:校均利用安全教育课、班会、国旗下讲话等契机,系统讲解防溺水知识、自救互救技能。

氛围营造持续加强:校内宣传栏、电子屏、黑板报普遍设置防溺水专题内容,累计悬挂宣传横幅,张贴教育部防溺水“六不准”等警示标语位置醒目。利用校园广播在午间放学时段滚动播放防溺水提醒音频,效果良好。

主题活动特色鲜明:凤凰城学校除常规教育宣传外,还制作了防溺水小视频,点击量较大。高溪小学下课铃声和放学铃声以防溺水知识宣传教育,制作了防溺水宣传短剧。朝阳、长山、翠峰、曲阳等校组织了防溺水知识问卷,结合1530利用放学铃声、广播进行防溺水宣传提示。翠峰小学利用地面游戏把防溺水教育寓教于乐。   

所有学校均组织了防溺水主题绘画、手抄报比赛,学生参与度高优秀作品在校园显著位置展出,潜移默化提升学生认知。

    关注重点人群:多数学校对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子女、喜好户外活动学生等建立了重点关注名册,班主任加强了点对点提醒和教育。

3. 家校沟通渠道基本畅通:各校均通过家长会、致家长一封信(回收率很高)、班级微信群、校讯通等方式,反复向家长强调防溺水监管责任。

4. 相关防溺水资料整理完备

防溺水的组织机构、方案制度、宣传资料、文件通知、演练排查、防控互动、活动记录等资料收集保管较好。

其中做得较好的学校有五实小、二实小、南师大相山实小、凤凰城小学、濉河花园小学、环湖小学、十一中、朝阳、长山、翠峰、纺小、曲阳、刘桥矿小太阳城、九一0等学校。   

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宣传教育实效性有待深化

    认知停留表面,技能训练不足: 随机抽问一些学生,对“六不准”内容知晓率较高,但对“如何正确施救落水者”“抽筋时如何自解”等关键自救互救技能的掌握程度不足。普遍缺乏实际操练(如利用模型练习心肺复苏、利用漂浮物练习救援),存在“纸上谈兵”现象。部分低年级学生理解能力有限,对危险认识不足。

形式创新不足,吸引力需提升:宣传教育活动以说教、单向灌输为主,未能充分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短视频、情景剧、互动游戏等形式,影响教育渗透力。

2.学校正常体育场所和设施不足。游泳场馆设施缺乏,师资不足,有关体育教学课程难以落实。

3.家校社协同共育深度不够监护责任传导不到位:部分家长(尤其是隔代抚养)存在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一些家长觉得工作太忙,难以时刻看管对学生行踪特别是节假日、放学后)的“知去向、知同伴、知内容、知归时”四知要求落实存在盲区。

4.演练实效性不足由于条件有限,虽然部分学校组织了演练,但往往集中于课堂讲解或简单疏散,缺乏模拟真实溺水场景、包含完整报警、呼救、利用工具施救、心肺复苏等环节的综合演练。应急处置能力整体薄弱。

5.《防溺水工作致家长的一封信》个别学校回收不齐全。

四、 督导建议与整改要求

1.深化宣传教育,务求入脑入心

创新宣教形式:大力推广微视频、情景模拟、知识竞赛吸引力大的教育形式。利用好校园公众号、短视频平台等新媒体阵地。

强化技能实训:靠近水域的学校可邀请专业救援人员(消防、救援队)入校指导,利用人体模型、简易设备,指导每位学生掌握“呼救、报警、用长杆/树枝等伸过去拉、抛掷漂浮物”等正确方法,以及简单的岸上心肺复苏流程。    

    暑期强调警示:在暑假前最后两周,开展“防溺水安全教育强化周”活动,通过每日一提醒、每周一主题班会、典型案例剖析等方式,持续敲响警钟,克服麻痹思想。

2.强化家校社协同,筑牢监护防线

    压实家长监护“第一责任”: 在暑假前再次召开专题家长会或发放《暑期防溺水监护责任告知书》,通过剖析惨痛案例,让家长深刻认识监管缺位的严重后果。利用信息化手段督促家长落实“四知”要求。明确告知家长:对未成年子女履行安全监护职责是法定义务。

关爱重点群体:学校要全面精准掌握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子女、困境儿童等重点学生信息及暑期安排定期走访或联系,确保监护不断档。

3. 构建联防联控长效机制:建立由乡镇(街道)统筹,教育、公安、水利、应急、村(社区)、学校共同参与的防溺水联防联控工作小组。明确各方职责,建立信息共享、联合巡查(尤其在高温、假期时段)、隐患整治、应急处置联动机制。

4.《致家长一封信》的回执应收齐并集中保管一年。

5.进一步建立完善相关制度和工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