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春节注定与往年不同,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人人谈“冠”色变。然而,有一群逆行者,他们舍小家顾大家,冲锋在抗疫第一线,用自己的身躯筑起一道道坚固的防线,成为最美的风景。丁艳丽就是其中的一员,她虽然不是党员,却主动来到所在的西街道洪山社区,成为社区疫情防控的志愿者,为疫情防控工作尽一份绵薄之力。
1月28日一大早,丁艳丽就来到洪山社区,主动要求加入社区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队,成为一名志愿者。洪山社区地处主城区,下辖面积大,居民居住散,而且辖区多数是开放式的住宅小区,这给统一封闭管理带来了很大麻烦。一开始,很多居民对统一封闭管理不理解,有抵触情绪,经常向社区工作人员抱怨,甚至恶语相向。为了安抚居民的情绪,丁艳丽就和社区工作人员一起,以自己普通群众的身份劝解安抚,效果较好。因为以前在电信局前台工作过,具有极好的语言接待经验和耐心,她还发挥所长,主动承担起社区电话接访工作。对于居民因疫情产生的焦躁、恐惧、压抑带来的过激言语,丁艳丽从未计较,尽其所能去安抚、劝解、宽慰,化解居民群众的怨气。对于电话中反映的问题,她能自己处理的就自行处理,不能解决的就及时记录下来交给相关领导,让居民安心。
看到社区的领导、党员干部连日来奔波忙碌,十分辛苦,丁艳丽主动承担起了洪山社区在职党员干部“三报到”统计整理工作。因为社区面积大,所辖的党员干部较多,请假的、公差的、值班的、生病的等情况也较多。看似简单的统计,但要在第一时间把这些整理出来并上报上级组织部门,甚是繁琐。在疫情防控初期,由于社区每天都要把辖区居民进出、有无发烧接触者、有无疫区接触者、有无需要居家隔离者等情况统计上报,所以大大小小的纸质表格很多。丁艳丽便主动将这些纸质表格“变”成一套清晰明了、操作起来也十分方便的电子数据汇总表,不但提高了社区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而且避免了重复、错漏。
由于疫情期间气温骤降,凛冽的寒风让在外值守人员苦不堪言,特别是到了晚上,更是难以忍受。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丁艳丽立刻联系了自己以前在电信局的同事,在市电信局综合办公室主任陈淼和相南营业部主任李金丽的共同协调下,为社区露天值守的人员送来了4顶帐篷,解决了值守人员的保暖问题。面对大家的赞扬,丁艳丽却不好意思地说:“和你们白天晚上的值守比起来,我做这点事不算啥。”
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对于丁艳丽不遗余力地在外“工作”,她的家人一开始并不理解。毕竟全家上有年逾六旬的老人,下有一双儿女,而且一个处在初三的关键时期,另一个处在学龄前,全家人的吃喝拉撒都需要她操心。为了安抚家人的心情,丁艳丽每次回到家顾不上自己的疲惫,先把家里的活做完,再把第二天要准备的事情提前准备好,然后一遍遍和家人沟通疫情的严重性,终于赢得家人和孩子的全力支持。
社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只要有需要的地方,那里一定有丁艳丽的身影。看到社区人少事多,她就协助工作人员每日给辖区居民发放口罩,主动承担给来淮隔离人员买菜、送菜、送水、送日用品的工作。常常是这边刚一放下,那边就来催促,这里刚刚送到六楼,那里又要爬上五楼。在疫情面前,她始终急大家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尽职尽责做好志愿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