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街道工作“薪火相传、后继有人”,近日,相山区曲阳街道举行“青蓝工程”2025年第一届师徒结对仪式,正式建立“师带徒”成长帮带机制,为街道高质量发展注入人才动力。
仪式伊始,街道通报“青蓝工程”实施方案,宣读首届师徒结对名单。随后,师徒签订帮带协议,领取《中国共产党章程》、笔记本与笔,完成传承交接。这不仅是形式结对,更是将政治素养、业务能力培育融入日常,让“传帮带”成干部成长“加速器”。
该工程聚焦街道全体在职党员干部、入党积极分子,重点助力工作年限短的年轻干部及表现优秀但缺乏系统培训的干部成长,通过理论武装、业务提升、素质培养、师徒帮带、实践锻炼五大举措,按“半年适应、一年成型、两年成骨干”路径,构建阶梯式人才培育体系,为街道发展储备中坚力量。
“为推进各项工作薪火相传,后继有人,曲阳街道从今年8月起创新实施青蓝工程,建立师带徒机制,助力年轻干部成长,为街道发展提供人才保障。”街道党工委副书记霍晨辉介绍道。这一机制既是传承工作经验的纽带,更是激活干部队伍活力、夯实发展根基的关键抓手。
“非常荣幸成为青蓝工程的师傅,我会全心投入把工作经验传授给徒弟,也希望徒弟不断创新,一起为街道各项事业发展注入活力。”师傅代表周莉娟说道。谈及接下来的帮带计划,她提到会结合日常工作场景,手把手教方法、传思路,让年轻干部少走弯路。
“特别感谢街道提供这样的学习机会!”徒弟代表王浩同样难掩期待,他告诉记者,“下一步我会跟着老师好好学,多听多做多思考,争取把群众基础打得更扎实,把学到的东西用在实处,为街道发展添砖加瓦。”师徒二人的话语,不仅展现出对“青蓝工程”的认可,更勾勒出街道人才成长的鲜活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