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成果丰硕,高新技术企业达 68 家,技术合同成交额 15.95 亿元;全区生产总值 236.2 亿元居全市第二,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 24 个,37 个重点项目顺利竣工;民生福祉不断增进,新增就业超 6400 人,化解信访积案 101 件……
相山区委九届七次全会以来,相山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认真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目标要求,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一组组翔实数据,串联起相山区高质量发展的坚实足迹,奏响砥砺奋进的昂扬乐章。
经济建设稳进提质筑牢发展根基。近年来,相山区锚定经济发展 “第一要务”。
上半年经济稳进提质,为全市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全区生产总值 236.2 亿元,同比增长 3.4%,总量与增速均居全市第二。细分领域亮点突出,高技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 2.4%、9.7%,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增长超 20%,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 4.7%,多项指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经济结构优化态势显著。
招商引资成效扎实,全区累计外出招商 514 天,拜访企业 547 家、接待 466 家,深化与龙头企业、商协会等合作,通过多元招商模式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 24 个,为经济注入新动能。项目建设持续强化,全年实施重点项目 324 个,总投资 1073.5 亿元。其中,信息产业园一期扩建等 37 个项目竣工,丽都花嫁婚礼艺术中心、开发区污水处理厂管网改造等 37 个项目入库,省级集中开工项目 6 个且开工率 100%,位居全市第一。
消费活力迸发,紧扣扩大内需战略,开展 “徽动消费・乐购相山” 活动 30 余场,发放消费券 550 余万元,带动消费超 2 亿元;举办黄里杏花节、大运河龙舟赛等文旅活动,吸引游客超 500 万人次,招引苏宁易购、华为尚界汽车等首店,推动京东电器设立区域总部。上半年,全区社消零总额 118 亿元,同比增长 4.3%。
产业发展转型升级 激活内生动力。相山区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体系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
优势产业集群不断壮大,绿色食品、生物科技、电子信息三大主导产业表现亮眼,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 10.2%、23.7%、7.6%,今麦郎、味知轩等重点食品企业产值增速超 10%,16 家食品企业利润总额平均增长 61.3%,主导产业新增规上工业企业 7 家,1-8 月合计完成产值 21 亿元,同比增长 7.2%,产业集聚效应持续凸显。
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深入实施制造业数字化改造和设备更新行动,全年实施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项目 14 个,新认定省创新型中小企业 9 家、省专精特新企业 8 家,省级新产品、“三首” 产品 4 个。雷鸣科化入选国家级 5G 工厂名录,徽香昱原、曦强乳业获评省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典型示范项目,今麦郎饮品等 5 家企业复核认定先进级智能工厂,贝宝食品获批省级绿色工厂,相山经济开发区获评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示范园区,传统产业转型步伐加快。
现代服务业多元融合,着力补齐电商短板,全区电商网销额 17 亿元、增长 13%,跨境电商交易额 7200 万元;新增规上服务业 11 家,其中生产性服务业 7 家,1-8 月 38 家规上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 6.7 亿元;深化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曦强乳业 “门店经济” 模式成功推广,青网(淮北)智能制造产业园设立科技服务专区,培育物联网、电子商务等新业态,现代服务业成为产业升级的重要支撑。
改革创新破立并举 释放发展活力。相山区以改革破难题、以创新激活力,发展动能持续释放。
重点领域改革成效显著,推进 “亩均论英雄” 改革,处置低效工业用地 369.01 亩、厂房 6.74 万平方米;设立 “校友合作联盟”,举办 “校友企业家沙龙”,聘任 5 名校友 “招商顾问”,与 39 家校友企业建立联系;探索社区经济新模式,6 个试点社区平均增收 16 万元;推广 “益联体” 工作法,90 余家单位共建 184 个项目,节约财政超 100 万元,经验获《人民日报》等国家级媒体推介。
创新驱动能力持续提升,深化 “两提升” 行动,全区高新技术企业 68 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 108 家,数据知识产权登记 33 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增长 14.34%;深化与中农大、江南大学等高校院所合作,实施产学研合作 173 项,登记科技成果 60 项、技术合同成交额 15.95 亿元;注册科技型企业 40 家,入孵企业 16 家,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 1 个、科技服务机构 2 个、高能级科研平台 1 个,引育省 D 类以上高层次人才 22 名,打造全市首家 “人才友好社区”,创新生态持续优化。
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升级,深化 “放管服” 改革,政务服务事项网办率达 99%,“高效办成一件事” 扩展至 21 项,企业注册时间压缩至 1 个工作日内;新增减税降费 6676.64 万元,新增市场主体 5177 户;建立政企常态化沟通机制,举办 “企航沙龙”“企业家接待日” 活动 6 次,接待企业 17 家,现场解决问题 25 个;出台涉企执法检查举措,实施柔性执法免罚 46 件、减轻处罚 94 件,“无事不扰、有求必应” 成为常态。
民生福祉普惠共享 提升幸福指数。相山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用心用情解决群众急难愁盼,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
民生实事扎实推进,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新增城镇就业 6430 人,失业人员再就业 2223 人;深化集团化办学改革,建成校共体 7 个,入选省首批义务教育县域校共体建设试点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强与徐州第三人民医院合作,招引 “淮北康瑞老年医养中心” 项目;推进养老托幼事业,新增托位 260 个、社区嵌入式养老项目 4 家,淮海康养中心获评长三角安徽地区最受欢迎养老服务项目,且为全省唯一国家级推广项目。
群众诉求高效回应,区级领导 “带案下访” 55 次,实施信访积案百日攻坚,化解积案 101 件,12345 热线省级转办件同比下降 11.8%;坚持新时代 “枫桥经验”,建成 36 个行业性专业人民调解组织,打造星级退役军人服务站 3 个,排查矛盾纠纷 4178 件,成功调处 4148 件,化解率达 99%。
安全稳定坚实保障,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电诈、黄赌毒等犯罪大幅下降;推进 “相护成长” 专项行动,未成年人涉案量同比下降 43.45%;扎实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完成问题整改 93 项;坚持党管武装,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 “三连冠”,军政军民团结局面持续巩固。
风好正是扬帆时,策马扬鞭再奋蹄。当前,相山区正锚定 “全市各县区第一,全省各市辖区前十五” 目标,以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护航高质量发展,在经济、产业、改革、民生领域持续奋进,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相山建设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