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应急管理部发布公告,经现场验收评估、专家复核认定等程序,拟授予12个单位首批全国综合减灾示范县称号,我市相山区榜上有名。这一荣誉标志着相山区在构建“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综合防灾减灾体系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为全国基层应急能力建设提供了示范样板。
三级联动筑牢防灾网。相山区通过区、镇街(开发区)、村(居)三级包保机制,组建了199名灾害信息员队伍,实现网格化防灾全覆盖。同时,制定自然灾害救助、防汛抗旱等应急预案,发放16万张风险监测明白卡,明确避灾安置点、转移联系人等关键信息,显著提升群众避险能力。此外,累计投入25.8亿元实施河道治理、老旧小区改造等20个防灾基建项目,夯实硬件基础。
智慧化监测精准预警。依托“智慧城市”建设,相山区整合交通、治安、市容“三网合一”数据资源,实现灾害实时监测与精准定位。绘制217个风险点地图和应急疏散路径图,设置142处应急避难场所及安全标识。通过政务新媒体、短信平台发布预警信息超4000条,覆盖率达90%以上,有效打通风险防范“最后一公里”。
全民参与提升应急素养。相山区创新宣教模式,设立13个防灾宣传广场,年均开展演练100余场、覆盖4万余人次。建成应急指挥中心、地震科普馆等场馆,累计吸引15万人次参观学习。此外,打造9类主题示范社区,形成“乡村-城乡-城区”三条示范线,辐射带动基层应急能力整体提升。
此次入选全国首批示范县公示名单,是对相山区“综合减灾示范区”建设成果的充分肯定。未来,该区将继续深化“平急结合”机制,为筑牢国家安全防线贡献基层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