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办事真方便,一个窗口就能解决所有问题!”近日,在淮北市相山区南黎街道锦华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57岁的于从兰满脸笑容地说。
于从兰居住在天赐良园小区,距离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所处金水河畔小区较远。她通过“百通岗”窗口,在社区党总支委员陈建华帮助下,只跑一趟就办妥了居民医疗保险缴费业务。
当天,居民马振学携带户口簿、身份证也来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申请办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领取业务。陈建华指导他填写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登记表》,并告知次日将把材料递交给南黎街道经办人。
在过去,这类业务需要跑多个窗口、花费大半天时间、找不同人办理,现在不到半小时一个人就全部办结。这一变化,正是相山区在75个城市社区设置“百通岗”窗口,创新推行“一岗通办”服务模式,全面提升社区治理效能的生动写照。
作为淮北市主城区的相山区,人口密度大、流动人口多,而社区工作者数量有限与事务繁杂的矛盾日益突出,单一的服务资源难以满足居民多样化需求。
2022年,为破解这一困局,相山区创新推出“一岗通办”改革,通过优化服务流程、打破业务壁垒,打造“全能型”社区工作者队伍,有效解决居民办事多头跑、反复跑问题。
“我们率先试点开展去行政化、去办公化、去形式化、亲民化改造,全面推行便捷高效的开放式办理窗口。”锦华苑社区党总支副书记仝倩对记者说,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拆除了原有的“银行式”柜台,打造“会客厅”式办公环境,同时将拆除柜台后空余出来的空间增设沙发、书吧、复印机、饮水机、便民药箱等服务设施设备,把最中心、最舒适的场所资源让给居民,营造了人性、亲民、温馨的服务氛围。
社区工作者在“百通岗”窗口帮助居民办理业务。 吴永生 摄
改造完成后,锦华苑社区整合分散的业务窗口,只设置一个“百通岗”窗口,将社保、民政、卫健等高频事项纳入“一岗通办”范围,实现“一人在岗、事项通办”。
“柜台不见了,工作人员跟我坐在一起交流、办理业务,感觉像是在邻居家里‘串门’,轻轻松松把事办了!”办好业务的马振学说道。
在锦华苑社区试点的基础上,相山区结合实际,有序实施党群服务中心“迭代升级”工程,目前20个社区已完成亲民化改造。
与此同时,相山区编制工作手册,梳理总结90余项群众高频办理事项,制作《工作流程导图》,明确每项业务的办理流程、所需材料和时限,消除岗位间的业务壁垒。
“我们还联合相山区委组织部,采用‘理论培训+实操演练+以老带新’模式,开展政策法规、业务流程、沟通技巧等专题培训。”相山区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裴成浩说,通过轮岗、横向交流、外出挂职、技能比武等形式,拓宽社区工作者工作思路、提高综合素质,推动社区工作者向一专多能的“全能”型业务能手转变。
截至目前,相山区通过设置“百通岗”窗口,增加“一岗通办”服务台100余个,700余名社区工作者从办公桌上解放出来,下沉到网格主动上门入户解决居民诉求、化解矛盾纠纷,有效畅通了基层治理“最后一米”,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