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司法局的精心指导下,全局干警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区中心工作,突出重点,狠抓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取得了阶段性的成绩,司法局荣获“全省司法行政基层基础建设巩固提升年活动”先进集体、“全省司法所建设示范县(区)”、渠沟司法所所长吴涛荣获“全国优秀人民调解员”、基层司法所两名干警获得“全省调解能手”称号。现将2013年工作完成情况总结如下:
一、2013年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1、认真组织实施“六五”普法工作,通过省市中期督查。
①全年共开展全区性普法宣传活动4次:与区委宣传部联合组织“科技、文化、法律”三下乡活动;与区综治办联合开展“综治宣传月”活动;与区人大内司工委开展“江淮普法行”活动;组织开展“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活动。
②宣传、贯彻“谁执法、谁普法”原则,督促、指导各执法主体,在各种法律法规纪念日等节点开展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活动;以区依法治区领导小组办公室名义发出指导督促函5次。
③组织举办各种类型的法制讲座和法制展板巡展活动。邀请了安徽大学法学院陈宏光教授为全区干部做了题为“树立法治观念、运用法治思维、建设美好幸福相山”的讲座;邀请市检察院杨开江副检察长做反腐倡廉法制讲座;制作20多幅法制展板到各村、社区、辖区中小学开展“法律六进”系列活动。
④组织编印、购买了5万余册法制图书。如《便民法律知识手册》25000册、《以案说法——警钟长鸣》暨《职务犯罪典型案例汇编》2000册、《相山区依法行政工作手册》1500册、《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10000份、另购买“六五”普法统编教材5000册。
⑤开展法制在线教育,开展对公务员的普法宣传,每年每人不少于5个学分。
2、扎实开展人民调解工作:
①成立了相山区“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现我区医患纠纷调委会已做到机构、人员、经费、场所“四落实”。
②开展对人民调解员的业务能力和调解技能培训。区组织1次调解骨干培训,各司法所分别开展2次培训。
③组织开展“人民调解防护网工程”。截至目前,全区各级调委会共调解各类纠纷1868件(其中道路交通纠纷462件),成功1849件,成功率99%。开展四次矛盾纠纷排查,排查纠纷655件。
3、社区矫正工作:
①相山区社区矫正和刑释解教人员过渡性安置基地已投入使用并逐步发挥功能作用,成立了相山区社区矫正管理教育中心。
②加强对社区矫正人员接收管理和日常监管,与法院和省内监所无缝对接。与电信淮北公司签订了矫正手机监管使用协议,已办理矫正手机65部。开展社区影响评估工作,截至目前,已接收法院委托评估82人,监狱委托评估21人。截至目前,全区累计接收社区矫正人员875名,解除矫正513名,现有在册360名。其中1-12月份接收227名,解除166 名,撤销缓刑收监执行1名,由公安机关追捕1名。所有在矫的社区矫正人员做到一人一档,建档率100%。全区无一名社区矫正人员脱管、漏管,未发生一起重大恶性案件。
③积极开展“社区矫正示范县区”创建工作,已做好迎检准备。
4、安置帮教工作:
①利用全国刑释解教人员信息网和安徽省司法行政基层工作平台,协助省内外各监所核查服刑在教人员信息 470余人次。
②对省内16所监狱的299余名相山区服刑人员建立了档案台账。
③成功开展远程探视2人次。
④为全区75名刑释人员建立档案,并开展教育、帮扶工作,为13名生活困难的刑释人员解决了低保。慰问看望10名刑释人员,开展就业推介2次。2013年全区刑释人员无一人重新违法犯罪。
5、法律援助与法律服务:
①法援窗口已建成,另在局新址一楼新建面积约120平方米法援窗口已开工建设。
②截至目前,共办理各类援助案件336件,其中民事案件266件(包含劳动仲裁案件73件),占案件总数79.17%;行政案件6件,占案件总数1.79%;刑事案件64件,占案件总数19.05%。社会律师承办97件,占案件总数28.87%。
6、基层基础建设工作:
①区局司法业务大楼建成并投入使用,办公设施已招标采购。各司法所办公用房面积全部达标,办公设施齐全。
②提高工作人员素质。今年四月份用3天时间进行全员培训:由老所长讲课、自制课件、自写培训稿,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教训,现身说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存在问题:
1、人员问题:人员流动性大,人手不足。
2、法制宣传阵地建设不足。
相山区司法局
2014年2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