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相山区司法局信息公开年报

淮北市相山区司法局2014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字体大小:【
浏览次数:信息来源: 相山区司法局发布时间:2015-03-02 00:00

    2014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司法局的精心指导下,全局干警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区中心工作,突出重点,狠抓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司法行政工作点多、面广、线长,工作职责包括:“六五”普法宣传、“法治相山”建设、人民调解、社区矫正、安置帮教、法律援助等工作。下面,就以下四项重点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六五”普法工作

今年是“六五”普法第四年,2015年将迎接国家、省、市的“六五”普法成果检查验收,因此,除了做好今年的普法工作以外,还要为明年的检查验收做好铺垫。

1、今年以来,按照“谁执法,谁普法”、“执法主体是普法第一责任人”的原则,我局认真组织实施“六五”普法工作,年初印发了《2014年度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计划》并积极实施,全年共组织开展和参与了全区性大型普法宣传活动5次,分别是:一月份,参与开展“法治文化下乡”宣传活动;三月初,利用学雷锋志愿活动开展法律咨询;四月初,在渠沟镇张集村组织开展法制文艺汇演及法律咨询活动;七月份,联合12家单位在渠沟镇土楼街繁华路段举办了“江淮普法行”大型法律宣传咨询活动;十二月初,参与市依法治市办组织开展的“12.4”大型法律宣传咨询活动。

2、开展“江淮普法行”活动。今年我区“江淮普法行”之“普及行”活动以“法律六进”活动为载体,印制了内容丰富、形式活泼的宣传围裙、手册,重点开展了“12345”活动: 开展一场大型法律宣传咨询活动,由区依法治区领导小组办公室、区委宣传部、区人大内司工委三家牵头,司法局联合12家单位在渠沟镇土楼街繁华路段举办了“江淮普法行”大型法律宣传咨询活动;开展两次公民旁听庭审活动,由区司法局和区法院联合,选取劳动争议、医疗损害纠纷等具有代表性的案件,安排区直机关公务员、镇、街道工作人员参加旁听庭审活动两次;开展三项主题法制宣传活动,区公安分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区教育局、渠沟镇、各街道在辖区内各社区,以法制讲座、展板巡展等方式,开展了《禁毒法》、《道路交通安全法》、《食品安全法》三项主题法制宣传活动;实施“四入行动”,巩固拓展法制宣传教育阵地,将“四入行动”作为今年“江淮普法行”的重点,区依法治区办指导各镇、街道对辖区内村、社区进行排查选点,目前,各镇、街道已完成选点,正在进行规划设计,近期着手打造法制宣传教育阵地;开展五场法治文艺活动,区文体广电局在辖区内蓝宇广场、海宫社区、渠沟镇郭王村、小集村、钟楼村等群众活动场所放映法制电影5场。同时各镇、街道利用辖区内文艺团体、广场及社区电子屏开展法治文艺演出、法制电影放映。

3、以青少年学生为重点开展“六五”普法“开学第一课”活动。青少年学生是“六五”普法的重点人群,今年的普法,主要是开展好“开学第一课”活动,掀起青少年学生学法的高潮。

①重新调整、充实全区各中小学法制副校长,把富有经验、法律知识丰富、热心教育工作的基层公安派出所长、司法所长、法官、律师选聘为法制副校长,为青少年的成长保驾护航。

②区依法治区领导小组办公室投入4万元,有针对性地精选内容,精心编制了设计新颖、画面生动、通俗易懂的青少年法制教育读本“开学第一课”,全区约15000名在校青少年学生人手一册。

③上好法制宣传“开学第一课”,在开学后的第一周内,各中小学法制副校长认真准备,为学生们上好“开学第一课”。

4、突出学习宣传宪法,今年是纪念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暨地方人大设立常委会35周年,我市开展了“宪法知识电视竞赛”,我局和区人大内司工委共同组织代表队参赛,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并将代表淮北市参加全省的比赛,受到了市、区领导的高度赞扬。从一个侧面展示了我区的普法成果。

5、开展“12·4” 国家宪法日暨全国法制宣传日系列活动。

(二)人民调解工作

1、加强队伍建设,进一步提升人民调解员队伍整体素质。我区现有专兼职人民调解员共计414人,其中调解骨干120 人。今年5月,我局组织开展了全区人民调解员骨干培训班,邀请区法院等人员就《人民调解法》、人民调解工作技巧以及文书的制作等内容对全区120名人民调解员骨干进行了集中强化培训并进行考核。各基层司法所完成了对其他调解员每月一次的集中培训。通过分层次培训,切实提高人民调解员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调解技巧。

2、加强业务建设,进一步发挥人民调解工作职能作用。今年是我市文明创建的关键年,我区作为主城区是全市文明城市创建的重中之重,我局紧紧围绕文明城市创建,紧抓城乡一体化建设、土地集中流转、城中村改造、物业管理等矛盾比较集中突出的工作,按照“村(居)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人”的原则,扎实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接访、大调处活动,确保“小纠纷不出组(院)、大纠纷不出村(居)、重大疑难纠纷不出乡镇(街道)”,引导群众合法有序地表达意愿和诉求。开展矛盾纠纷排查活动,集中开展排查活动4次,本年度全区各级调委会共排查民间矛盾纠纷1100件,各级调委会共计调解民间纠纷1871件,调解成功1859件(其中道路交通调委会调解634件),成功率达 99%。全年未发生一起因调处不及时导致的民转刑和上访事件,大量减少了上访隐患,缓解了上访压力,充分发挥了“第一道防线”的作用,确保了辖区内的社会稳定。

 3、开展了“寻找最美人民调解员”和优秀(规范化)村、社区人民调解组织创建活动。8月14日上午,我局与区综治办联合召开会议对两项工作进行了布署和安排,把两项工作列入2014年综治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明确各镇、街道综治办负责汇报和协调,司法所偏重材料整理。镇、街道的“淮北市最美人民调解员”已申报10名候选人员,我区东街道办事处调委会调解员杨蔚作为我市唯一入选“全省最美人民调解员”参加全省最美人民调解员候选。

(三)社区矫正工作

1、组织开展适用社区矫正社区影响评估工作。这项工作是2012年国家两院两部《社区矫正实施办法》实施后,省高院、省人民检察院、省公安厅、省司法厅为提高社区矫正刑罚执行效果,要求各基层人民法院、公安机关、监狱,对拟判处管制、拟宣告缓刑的被告人、拟决定暂予监外执行的被告人、拟裁定假释的罪犯(含保外就医),在判决、裁定或者提请适用社区矫正前,委托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对当事人开展社区影响评估,属于司法局新增加的一项工作职能。我局自2013年9月开展这项工作以来,认真执行社区矫正影响评估制度,坚持实事求是,依法评估,杜绝弄虚作假,确保刑罚执行的准确,今年以来我局已接受监狱、法院、检察院的委托135件,评估采信率99%以上。

2、加强对社区服刑人员接收管理和日常监管,与法院和省内监所无缝对接。对新入矫人员制作《入矫审查表》,认真核实他们的身份信息和各种法律文书,确认无误后向所属基层司法所下发《监管通知书》,确保无漏管、脱管现象。充分利用手机定位系统加大对严格管理等级的85名社区矫正人员进行全天候手机监控。目前,全区共有在矫人员340名,全年共接收社区矫正人员191名,解除矫正200名,所有在矫的社区矫正人员做到一人一档,建档率100%。全区无一名社区矫正人员脱管、漏管,未发生一起重大恶性案件。

认真落实社区矫正人员周听声、月见面、外出请销假等制度,对于社区矫正人员违反监管规定的行为,严格按照《社区矫正实施办法》及《安徽省社区矫正实施细则(试行)》等有关规定,及时给予相应处罚。今年以来,我局共提请收监1人,建议治安处罚2人,给予警告处分9人,有力地维护了刑罚执行的严肃性。

3、社区矫正中心职能作用得到较好发挥。

截至目前,社区矫正中心开展集中宣告19次,今年以来新入矫的174名矫正对象全部接受了集中宣告;开展集中教育23次;组织公益劳动21次;开展技能培训3次;心理咨询3次。还邀请淮北市心理发展研究中心针对18名女性社区矫正人员开展心理健康咨询;对两名矫正人员开展了单独的心理咨询和矫治,取得很好的效果。下一步,拟与淮北市心理发展研究中心在基地设立工作站,定期或不定期对社区矫正人员和安置帮教对象开展心理健康咨询。

(四)法律援助工作

1、顺利通过市人大执法检查。7月中旬,市人大常委会对我区《法律援助条例》实施情况开展了执法检查,通过查看相山区法律援助中心窗口,听取关于贯彻落实《法律援助条例》情况的汇报,查阅法律援助工作相关软件资料、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对我区法援工作进行了全面检查,市人大对我区法院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

2、设立便民服务窗口。为使办公接待环境达到为民、亲民、便民、利民的要求,我局在一楼沿街门面设立了法律援助便民服务大厅,面积约120平方米,并投资二十余万元进行了装饰改造,设立了私密会见室、心理咨询室、等候区等功能区域,开辟了公示栏,开通了“12348”法律援助热线电话、安装了LED显示屏和案件查询系统,印制了分类宣传手册,实行律师轮流值班制度,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咨询和申请法律援助。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3、积极开展法律援助工作。区法律援助中心依托18家法律援助工作站,以“贫者必援、弱者必帮、残者必助”为工作原则,进一步加大法律援助工作力度,充分发挥法律援助职能作用。截止12月底共受理各类法律援助案件337件,其中民事案件194件(包括劳动仲裁案件17件),刑事案件138件,行政案件5件,社会律师办案296件。民事案件占案件受理总数的57%,刑事案件占41%,诉讼案件比例86%,社会律师办案占88.1%,均达到了省司法厅下达的各项指标。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1、强力推进法治文化传播阵地建设,实施“四入行动”(即著名景点嵌入行动、繁荣街区融入行动、乡镇村庄纳入行动、建制小区注入行动),年内因地制宜的在每个镇、街道打造1-2个法治文化社区(村)、法治文化广场(园)、法治文化巷(画廊)等法制宣传阵地,为2015年“六五”普法迎接国家、省、市检查验收营造氛围,创造条件。

2、继续发挥区刑释解教和社区矫正过渡性安置基地作用,加强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监管和教育帮扶职责,探索开展对“两类人员”的心理健康、就业推介、道德教育等新形式,严防漏管脱管和重新违法犯罪。

3、继续加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力度。依托镇、街道综治维稳信访工作中心,积极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结合渠沟镇农村两委换届选举,健全人民调解委员会,选齐配强各村人民调解员,加强对人民调解员的业务培训和指导,提高化解民间纠纷的能力和水平。

4、加强司法行政队伍建设。通过公益性岗位招考、全省政法干警招录、2015年国家公务员招考和招录社区矫正专职社会工作者等多种方式解决基层司法所人员严重紧缺的困难,积极向区委建议,配齐配强局班子和相南、任圩两个基层司法所长;积极向市编制部门申请在南黎、曲阳、人民路、刘桥四个街道和凤凰山开发区管委会设立基层司法所。

 

相山区司法局

                              2015年1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