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区残联按照区委、区政府政务公开工作的统一部署,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简称《条例》)全省政务公开有关会议和文件精神,坚持“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遵循“谁主管、谁公开、谁负责”的原则,要求,全面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宣传力度,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各项制度,规范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处理程序,创新政府信息公开形式。
一、概 述
《条例》颁布以来,区残联完成了政府信息公开目录、指南的编写,制定了暂行办法,建立健全了相关工作制度,强化了教育宣传培训,健全并完善了相关信息公开载体建设,重新认真梳理并规范了政府信息公开目录、指南,以及主动公开的信息和依申请公开的程序,在加强基础性建设工作等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
(一)、民生工程完成情况
为切实抓好民生工程的组织实施,我们精心组织,赶抢进度,对民生工程早动员、早部署、早启动、早实施,确保民生工程有序推进。
1、贫困重度残疾人生活救助工作。贫困重度残疾人生活救助项目,是民生工程之一,要求对享受低保、且残疾等级在二级及二级以上的残疾人进行救助,每人每年救助600元,做到应助尽助,工程正式启动以来,通过宣传、摸底、申请、审核、审批、公示等程序,经市复审,符合救助条件人数1341人,救助资金804600元,受助者个人银行存折账户已建立,已将通过金融机构一次性打卡发放。确保省、市提出的“应助尽助”目标的完成。
2、贫困白内障复明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调度协调、加大宣传力度、加大筛查力度、加大经费投入,在上级指导下,在卫生局部门大力支持下,根据今年民生工程任务数,在全区各镇(办)321人进行了筛查,通过人民医院眼科专家对术前术后严格控制工作流程共有73人经诊断确定为白内障,计划数是30例,通过登记、手术和回访工作,实施手术70例,超额完成计划任务。通过回访,患者术后普遍反映良好,未出现一例感染及不良情况,达到“复明一人,解放一家,影响一片”的社会效果。
3、贫困精神残疾人药费补助项目。贫困精神残疾人药费补助项目作为已有贫困重度残疾人生活特别救助项目的扩充内容,要求对贫困常年服药的精神残疾人进行药费补助,每人每年补助500元,我区精神残疾人药费补助人数350人,通过宣传、申请、审核、审批等程序,已经完成任务,并通过银行存折“精补”字样发放到位。
(二)、各项扶助和救助工作
一年以来,我们紧紧围绕着全年工作目标任务,本着急残疾人所急,想残疾人所想,服务于残疾人,积极开展工作。
1、阳光家园工程。根据省残联文件精神要求,区残联已对170名居家托养的残疾人每人救助500元已救助到人,对15名在托养机构托养的15名每例资助1200元已发放到位,对90人轮椅需求者提供了轮椅。
2、重度残疾人医疗保险。2011年,按照上级要求,认真开展了残疾人医疗保险工作,通过宣传、发动和基础资料的摸底调查,获得了相对完整的数据,目前,重度残疾人医保工作共完成502 名。
3、千人千元扶贫就业工程。这项工作已经连续做了多年,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2011年又新增96户可扶持残疾人家庭,其中重点扶持10户,目前工作已完成。
4、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燃油补贴。按照市残联的要求,我们认真登记残疾人机动三轮车,共计196辆,目前每人每年200元的残疾人三轮车燃油补贴费2009-2010年已经全部发放到位,合计78400元。2011年残疾人三轮车燃油补贴196辆的档案已完成。
(三)、残疾人康复项目
0-6岁聋儿4人送进专业语训中心进行免费语训学习,摸底申报助听器11 名,贴息贷款2名,为20户残疾人家庭住房进行了无障碍改造,35名残疾人免费发放了轮椅,春节和助残日对90名残疾人进行了慰问。下乡摸底残疾人需要装假肢人数12名。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建立残疾人康复指导中心5家,残疾人康复站32家,在3月份已把总计17.6万元的康复器材和辅助器具发到中心和站点。2011年又上报残疾人康复中心7家和残疾人康复站20家的申报已上报市残联。目前我区以为康复中心和康复站制作残疾人康复档案和制度牌。
(四)、残疾人就业就学、技能培训和康复工作
大中专毕业生录取工作目前我们以市残联统一部署新录取3名,共12名,以报市残联。预计开展3期技术培训和创业培训,目前已培训结束。组织基层残联理事长参加市里举办《中国手语》培训。为残疾人推荐工作共5名。残疾人体育工作。选拔6名残疾人运动员在本市或省体育局参加集训。其中参加10月在杭州举办的八届全国残运会的运动员有5名,羽毛球运动员徐华锐参加7月在大连举办的全国特奥羽毛球锦标赛。共接待残疾人来信来访12次,处结率达到99%以上,残疾人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目前已换发第二代残疾人证5132余本,换发工作有序进行中。
(五)、加强领导班子和基层组织建设
定期召开残工委成员会议,向各成员单位通报区残联工作开展情况,做到残疾人工作和残疾人事业在政府部门得到宣传和支持。镇(办)残联建设也得到不同程度加强。镇(办)、村(社区)残疾人专职委员和专门协会得以配备和成立。区残联多次就镇(办)残联基础建设召开会议,为每个镇(办)、社区(村)按上级文件精神的要求配备一名残疾人协(助)理员,夯实残疾人工作的组织基础,使残疾人工作开展有了组织保证。目前,各镇(办)、社区(村)协(助)理员配备基本到位。2011年5月,对我区11个镇办事处残联理事长、残疾人专职委员进行了培训,培训面达100%,对92个村社区残疾人助理员进行了培训,培训面达98%。
(六)、加强残联机关作风和党风廉政建设。重视机关人员学习和机关制度建设,积极发挥全体干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认真组织全体工作人员参加“创先争优”活动教育,结合工作实际,将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与贫困重度残疾人救助工作相结合。认真抓好“一岗双责”廉政建设,切实落实“收支两条线”的管理规定,从制度上和源头上杜绝了腐败现象。
2012年2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