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影响下的我市文化产业发展态势

字体大小:【
浏览次数:信息来源: 市级发布时间:2022-09-15 14:44

今年以来,由于受疫情形势和经济社会发展压力影响,我市规模以上文化产业单位数量、营业收入呈下滑态势,单位规模小、结构不够优化等问题十分突出。

一、上半年运营情况

(一)规模以上文化产业单位数量下降。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文化产业单位34家,比2022年1季度减少2家。分产业类型看:其中制造业文化产业单位18家,比一季度减少2家;批发零售业文化产业单位6家,服务业文化产业单位10家,均与一季度持平。分县区看:全市34家规上文化产业单位中,濉溪县16家、相山区12家、杜集区1家、烈山区1家、高新区4家,与一季度相比,相山区减少2家,其他县区持平。

(二)营业收入大幅下滑。上半年,全市34家规模以上文化产业单位实现营业收入6.3亿元,同比下降23.0%,降幅比一季度扩大16.4个百分点。分产业类型看:其中制造业文化产业单位实现营业收入3.5亿元,同比下降34.4%,降幅比一季度扩大23.8个百分点;批发零售业文化产业单位实现营业收入2.0亿元,同比下降9.4%,降幅比一季度收窄6.0个百分点;服务业文化产业单位实现营业收入0.8亿元,同比增长27.0%,增幅较一季度下降33.3%。分县区看:上半年濉溪县规上文化产业单位实现营业收入2.8亿元,同比下降45.7%,相山区、杜集区、烈山区、高新区上半年规上文化产业单位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2.5亿元、0.03亿元、0.05亿元和0.9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5.0%、23.5%、27.7%和48.9%。

(三)从业人员进一步减少。上半年,全市34家规模以上文化产业单位从业人员期末人数为0.23万人,同比下降9.9%,降幅比一季度扩大2.2个百分点。分产业类型看:其中制造业文化产业单位从业人员0.17万人,同比下降10.1%,降幅比一季度扩大5.8个百分点;批发零售业文化产业单位从业人员0.016万人,同比下降8.5%,降幅比一季度收窄10.7个百分点;服务业文化产业单位从业人员0.055万人,同比下降9.5%,降幅比一季度收窄4.6个百分点。分县区看:上半年规模以上文化产业单位从业人员同比下降的县区为烈山区、濉溪县和杜集区,分别下降35.1%、15.3%和10.3%;同比增长的为相山区和高新区,分别增长3.4%和3.1%。

二、原因分析

(一)文化产业单位规模较小、增长乏力。上半年,全市34家规上文化产业单位中,其中中型企业2家,小型企业29家,微型企业3家,规上文化及相关产业单位以小型企业为主,无一家大型文化企业。全市规上文化产业单位的总体规模偏小,没有大规模、高水平、产业链完整的文化骨干企业,制约了全市文化产业竞争力。上半年全市规上文化产业单位增长乏力,全市新增52家规模以上单位中无一家文化产业单位,下半年增长压力较大。

(二)发展水平滞后全省。从企业数量看: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文化产业单位34家,占比仅1.4%,居全省末位,单位数量比位居15位的亳州市(68家)仍少34家。从户均资产规模看:上半年我市34家文化产业单位户均资产规模0.44亿元,全省户均水平为1.65亿元,仅为全省户均水平的26.7%;从户均营业收入看:上半年我市34家文化产业单位户均营业收入1859.0万元,全省户均水平为5437.1万元,仅占全省平均水平的34.2%。

(三)文化产业结构仍需优化。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文化单位实现营业收入6.3亿元,文化制造业、文化批零业、文化服务业三者之比为55.6:31.7:12.7,文化制造业仍是主导,而文化服务业比重较低,产业结构需进一步改善。分业态看,文化新业态特征较为明显的16个行业小类中,我市仅有2家文化产业单位,涉及2个行业小类,分别为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1家)和其它智能设备消费制造行业(1家),其余行业均为空白,文化新业态发展不足。

(四)区域发展不均衡态势明显。全市规上文化产业单位集中于濉溪县和相山区,杜集区和烈山区文化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从营业收入看,相对落后的杜集区和烈山区的营业收入共计0.08亿元,占全市总量仅为1.3%;从单位数量看,杜集区和烈山区仅有规上文化产业单位各1家,合计占全市总量仅为5.9%。

三、建议

(一)强化入规文化企业及龙头企业培育。一是充分利用市政府设立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基金,培育小微企业做大做强,引导文化类个体工商户向文化企业转型升级,引导规下文化类企业向规上企业转型升级。二是招大引强,吸引有重大影响力的文化企业落地落户,引领淮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培养稳定文化产业人才队伍。人才是企业创新的源泉,加强文化产业领域人才培养和文化文艺人才引进,加大文化产业相关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支持力度,引导文化企业有效地留住专业人才。

(三)加大助企纾困力度。对一些生产经营出现困难的文化企业,各县区、市高新区及行业主管部门应加强为企服务工作,摸排企业生产下降原因,“一企一策”诊断帮扶,助力企业早日走出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