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年度目标 | 分管领导 | 牵头单位 | 责任人 | 四季度目标 | 四季度具体完成情况 | 完成状况 | 备注 |
1 |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 | 张磊 | 区发改委 | 孟跟东 | 增长6% | 预计增长3% | 序时推进 | |
2 |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 | 张磊 | 区发改委 | 孟跟东 | 增长10% | 预计下降19% | 序时推进 | |
3 | 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强化“七未”项目攻坚,加强全流程监管,全年实施重点项目326个,完成年计划投资205.9亿元。 | 张磊 | 区发改委 | 孟跟东 | 1-10月:续建项目稳步推进,渠沟镇西片区水质提升及生态修复、国金大厦等86个计划新开工项目全部开工建设。1-11月:续建项目稳步推进,渠沟镇西片区水质提升及生态修复、国金大厦等86个计划新开工项目全部开工建设。1-12月:续建项目稳步推进,渠沟镇西片区水质提升及生态修复、国金大厦等86个计划新开工项目全部开工建设。 | 续建项目稳步推进,零碳智慧快递物流集散中心、老旧小区改造等47个项目已开工建设,碧海高科空气净化设备、黎苑路西延等57个项目已竣工建成. | 序时推进 | |
4 | 持续关注国家最新政策导向、资金投向,瞄准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增发国债等支持领域,争取上级资金10亿元以上。 | 张磊 | 区发改委 | 孟跟东 | 督促各单位同上级部门做好沟通对接,指导城投集团、工投集团、住建局、农水局、教育局、开发区等单位积极申报中央预算内投资、第四批专项债、增发国债等政策支持。 | 一是专项债方面。2024年,全区累计谋划上报专项债项目9个,拟申请2024年专项债额度6亿元,供热管网、老旧小区改造等5个项目获批3.26亿元,目前已全部下达;仁和小区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工程目前已“双入库”。二是中央预算内资金方面。2024年,全区累计谋划上报中央预算内项目6个,总投资16.8亿元,拟申请中央预算内资金6.2亿元,已获批资金4000万元。三是超长期特别国债方面。2024年,全区累计上报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10个,总投资15.7亿元,拟申请国债资金支持4.5亿元,目前暂无项目获批。 | 序时推进 | |
5 | 吸引各种类型专业服务型企业集聚相山,提升服务链,构建优良产业生态圈。 | 张磊 | 区发改委 | 孟跟东 | 严格落实服务业招商引资任务要求,压实任务单位责任,根据任务分解实施月报送月考核积极推进项目落地,完成年度目标招商任务,形成产业集聚,构建优良产业生态圈,确保优质服务业纳统10家。 | 严格落实服务业招商引资任务要求,压实任务单位责任,动员区直各部门、镇街开发区共计下达服务业招商任务71个,积极引进商务咨询、设计检测、人力资源、电子商务等专业服务型企业集聚相山, 提供全生命周期的配套服务,提升业产业链。截止目前,全区服务业招商项目共47个,其中已签约或落地运营的项目20个,正在洽谈跟进项目27个。2024年服务业新增纳统企业17家。 | 序时推进 | |
6 | 聚力打造高端现代的服务业强区,立足中心城区核心区位,以加快实施省20项重大工程为抓手,制定更有吸引力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政策,提升服务业整体发展能级。 | 张磊 | 区发改委 | 孟跟东 | 加快落实省20项重大工程,压实服务业招商引资项目考核部门责任,大力招引软件信息、现代物流、现代金融、人力资源、电子商务、设计检测、节能环保、商务咨询、会展赛事、服务外包、文旅民生等服务业重大项目,确保优质服务业纳统10家。积极推进十大暖民心工程及促销消费等系列活动,提升服务业整体发展能级。 | 严格落实省20项重大工程,压实服务业招商引资项目考核部门责任,针对软件信息、现代物流、现代金融、人力资源、电子商务、设计检测、节能环保、商务咨询、会展赛事、服务外包、文旅民生等服务业重大项目进行招引,截止目前,收集落实服务业招商引资项目跟进洽谈培育落地20家。跨境电商产业园建成运营。2024年41项民生工程实施59个指标 已全部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做好市级“徽动消费 ”绿色家电家居、普惠券、新能源汽车、二手车等消费券发放;谋划、开展区级“徽动消费 乐享相城”汽车消费促进月、首届电动车购物节、家电购物节、中秋美食购物节、十一等形式多样的主题促消费活动。引导辖区家电及家装厨卫企业参加以旧换新国补活动,目前已有54家家电及家装厨卫企业、5家电动车企业参加,已带动销售额约1亿元。 | 序时推进 | |
7 | 积极融入长三角重大发展战略,调整《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相山区实施方案》,加强与上海莘庄等长三角地区先进城市的交流互访、产业合作,选派干部驻点学习先进工作经验,吸引沪苏浙居民来相落户,落户人数增长5%。 | 张磊 | 区发改委 | 孟跟东 | 加强与上海莘庄等长三角地区先进城市的交流互访、产业合作,选派干部驻点学习先进工作经验,吸引沪苏浙居民来相落户。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 四季度,区领导及各单位赴长三角地区考察25次,目前全区拥有省级智能工厂5个,数字化车间7个,规上工业企业达到76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活动的企业数量 44家,占比57.9 %),现有科技创新平台55家,拥有贝宝食品、苏太太等高新技术企业6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05家,德兰和创、人良生物等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2家。2024年截至目前相山区与长三角高校院所和科研机构签订合同共计113份,辖区企业与浙江大学、江南大学等高校院所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60个,吸纳沪苏浙高校院所技术合同成交额为3481.05万元,吸纳长三角地区技术合同成交额2.25亿元。同时,为方便发展,相山区在上海市松江区G60淞江·中安科创园设立飞地,2024年10月,沪淮科创协同中心正式揭牌运营,目前已签约项目16个,运营项目8个,落地淮北相山区项目7个,在谈招商引资项目11个,同时引入项目相关高层次人才20人。 | 已完成 | |
8 | 制定与云龙区结对合作帮扶年度工作计划,加强与云龙区商贸文旅产业、教育等方面的交流合作,提升合作帮扶质效。 | 张磊 | 区发改委 | 孟跟东 | 按照计划,加强与云龙区商贸文旅产业、教育等方面的交流合作,提升合作帮扶质效。推进与淮海技术产权交易中心对接;组织跨境电商人才培训;召开文旅合作座谈会;赴徐州学习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作举措开展合作;学习养老工作经验。 | 数据局:持续深化与云龙区行政审批局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合作,依托线下综合窗口交流互通,持续开展“帮办代办”工作。 卫健委:联系徐州东方医院帮扶精神科,安排人员进修学习,规划建设睡眠专科,儿童康复学科等学科。4人已完成进修。 发改委:2024年11月29日,在江苏师范大学附属相山实验学校举办以“聚焦核心素养,打造灵动课堂”为主题的公开教学研讨活动;着力建设淮北市跨境电商产业园,目前签约跨境电商平台企业4家(Tik Tok、阿里巴巴国际站、全球贸易通、阿里巴巴速卖通),入驻跨境电商企业14家,与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安徽矿业职业技术学院等12所高校达成合作,一家进口产品体验店正在对外开放,已实现跨境进出口总额3000万元。淮北科技大市场(江苏淮海技术产权交易中心淮北市分中心),目前已投入建设,经市科技局科技成果科协调后,由市科技局、淮北市生产力促进中心负责运营建设。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实现200余项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一件事一次办”专区可办事项由32项增加至39项,2024年以来,办理“一件事一次办”事项1000余件;引入江苏唯老汇养老产业服务有限公司,在相山区注册,并开展老年助餐、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综合体)建设:机厂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中心(综合体)已投入运营。 |
序时推进 | |
9 | 加力实施惠黎西路、栖凤南路等西部路网工程。 | 张磊 | 区发改委 | 孟跟东 | 10月:依托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调整,力争南师大相山附校项目开工建设。惠黎西路大桥竣工通车,栖凤南路开工建设。11月:依托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调整,力争南师大相山附校项目开工建设。惠黎西路大桥竣工通车,栖凤南路加快建设。12月:依托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调整,力争南师大相山附校项目开工建设。惠黎西路大桥竣工通车,栖凤南路加快建设。 | 南师大相山附校项目因规划调整未开工。惠黎西路大桥基本竣工,栖凤南路暂未开工 | 序时推进 | |
10 | 加强重点企业用能动态管理,严格能耗强度准入标准,有序推进重点行业绿色发展整治。 | 张磊 | 区发改委 | 孟跟东 | 持续开展节能宣传,积极推动各公共机构开展合同能源管理,鼓励企事业单位开展屋顶光伏发电自发自用项目建设,实时关注重点用能企业一企一策建设情况。鼓励园区内的企业开展节能技改。 | 组织各部门开展以“绿色转型,节能攻坚”为主题的2024年节能宣传周活动;积极转发上级公共机构合同能源管理工作开展文件,推动淮北五中开展合同能源管理;鼓励各单位开展屋顶光伏发电项目建设;相山区现存重点用能企业2家,一企一策工作序时开展。 | 序时推进 | |
11 | 积极开展节能减排、绿色生活等主题宣传活动,大力倡导绿色出行理念,争创省级绿色低碳试点城市。 | 张磊 | 区发改委 | 孟跟东 | 持续开展节能宣传活动,组织各公共机构开展节能减排引领作用,在全区范围内营造良好的节能氛围。 | 组织各单位开展2024年度公共机构节能宣传周;组织区司法局、区人社局开展节约型机关评价复核工作;组织区有关单位开展反食品浪费宣传;组织各单位开展垃圾分类示范点创建、绿色食堂创建工作。 | 序时推进 | |
12 | 推深做实10项暖民心行动和50项民生实事。 | 张磊 | 区发改委 | 孟跟东 | 组织各单位梳理总结2024年民生实事工作完成情况,查缺补漏,补齐短板弱项,确保年度目标任务按时完成。 | 2024年相山区实施50项民生实事中的41项实事涉及59个指标任务,目前全部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积极参与全市集中宣传活动,完成省级第三方民意测评准备等一系列工作。 | 已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