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区投促局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牢固树立招商引资是推动全区高质量发展“第一要事”的理念,持续加大招商力度,不断提升招商质效,充分发挥招商引资对优化产业结构、培育发展动能、促进经济转型升级重要作用,全区招商引资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一、工作进展情况
2024年,相山区新签约项目、新开工项目情况、省外资金、“新兴产业落地检测平台”新录入项目均已完成目标任务。
二、主要经验做法
(一)协调联动聚合力,掀动招商热潮
一是顶格谋划推进。坚持把招商引资作把招商引资工作摆到重中之重的位置来抓。调整组建14个由四大班子领导任组长的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强化对招商引资工作的领导。区领导高频外出招商、高效推动项目,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二是全员参与招商。全区上下牢固树立“人人都是招商员”理念,齐心协力抓好招商引资。招商引资目标任务精准分解至各任务单位,层层压实责任、传导压力,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招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调度项目进展。全区认定有效信息232条,外出招商233次、外出835天、拜访企业798家、接待客商284批次。三是健全机制保障。出台并执行《相山区招商引资项目联审评审工作机制》,对招商引资项目从产业政策、安全风险、综合效益、能耗情况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严格落实《相山区招商引资项目推进签约工作机制》以及分类分层谈判签约机制,确保科学研判重大项目、规范项目落地程序各环节高效有序衔接,推动了招商引资工作水平的全面提升。
(二)多措并举出实招,提升招商质效
一是延链补链精准招商。区投促局始终把产业链招商作为核心抓手,紧紧围绕我区绿色食品、电子信息主导产业集群,深入分析产业链上下游配套关系,找准产业链上断点堵点空白点,聚焦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重点区域招大引强、招新引优。二是选派专员驻点招商。着眼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招商队伍,抽调精干力量组建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3个驻外招商中心,广泛走访对接企业,多渠道收集梳理项目线索,积极开展宣传推介,成功吸引一批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发展前景好的企业来相投资兴业,为全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三是用活用好基金招商。充分发挥国有资本杠杆作用,深入与省级国有投资机构、长三角、珠三角区域知名投资机构、专业基金公司等交流合作,合力搭建基金体系,总规模10亿元的淮北市新能网联产业基金成功揭牌。目前已联合基金管理团队考察项目百余个,重点储备项目32个,产业资本有效链接、双向赋能成效显著。四是搭建科创飞地平台。与985沪淮科创协同中心开展深度合作,采取企业核心研发与办公在上海,企业注册与后期投产建设在相山方式,定向招商、靶向引资,赋能双招双引工作。五是借力平台节会招商。依托第十一届淮北食品工业博览会举办“投资淮北行”活动,开展绿色食品论坛以及贸易投资推介活动,以“线上+线下”联动模式汇聚行业精英、企业家等,推动项目合作落地。高标准举办皖投走进淮北资本对接会、中国食品出海 打造产业新“食”力论坛等活动,加速搭建产业供需合作平台,凝聚合力打通淮北企业发展新路。积极参与人才“淮北行”活动,邀上海、杭州等地40余名企业家参观城市展示馆、博物馆及园区企业,不断深化与深圳市安徽商会、杭州市淮北商会互访交流,拓展人脉资源,宣传推介相山,促进项目合作。
(三)统筹推进抓落实,提升服务水平
一是全程闭环服务。全面优化招商项目“招引、决策、落地、投产、达产”全流程闭环服务,统筹调度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资金保障、土地厂房等问题,办好企业用水、用电、用气等各项实事,及时兑现惠企政策,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加速项目落地投产。二是夯实招商基础。加快适应新招商形势,督促行业主管部门梳理参考省市产业扶持政策清单,提升相山招商竞争力。结合市情区情制作完善系列宣传资料,突出主导产业宣传推介相山。三是强化督导考核。充分发挥招商引资考核引导作用,研究制定《区招商引资工作考核办法》,严格落实“月度通报、季度考评、年终考核”机制,坚持综合评价、正向激励、反向加压、落后问责、督考一体,客观科学评价招商引资工作实绩,调动全区招商引资工作积极性,提高招商引资质量和效益。
三、存在问题
一是招大引强成效不明显。支撑经济快速发展的大项目、好项目少,起到产业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和产业链核心项目缺乏,新签约项目中,5亿元以上项目占比不足20%。二是项目谋划论证不够细。策划项目时没有从全局的角度出发,只注重意向项目数量和总投资额的多少,没有充分考虑项目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等因素,项目谋划招引缺少系统性、科学性、前瞻性。三是招商引资本领不够强。部分任务单位仍未能找准自身定位、发挥职能优势,对以商招商、以情招商、平台招商等方法掌握不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