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决策背景和依据
该方案的出台主要响应国家及地方大气污染治理法规要求,针对农作物收割季节露天焚烧秸秆加剧空气污染的突出问题。基于本街道农田分布零散,管理难度大的现实情况开展禁烧工作,履行基层生态环境保护责任。
二、制定意义和总体考虑
方案的核心意义在于统筹生态保护与农业生产。通过遏制焚烧产生的颗粒物污染,守护区域空气质量。同时通过“禁烧+利用”双路径,推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转型,减少末端管控压力。
三、研判和起草过程
结合街道具体工作,2025年5月16日公共安全办提交,经分管负责人审核后,主要领导签批,5月22日确定最终稿,印发至街道班子、街道相关部门、各社区。联合公安、应急、环保等部门调研隐患,整合执法资源,细化责任分工,确保方案精准落地。
四、工作目标
核心目标:禁烧期内全域零火点、零黑烟。
过程控制:实现田块秸秆留茬≤12公分、粉碎长度≤8公分的标准;在部分被征迁但暂未建设使用的地块内有居民零星种植,重点加强管控,杜绝火点发生。
五、具体任务
1.网格化责任穿透。建立“街道-社区-地块”三级包保网,实行“田块责任到人+时段值守到岗”,通过清单化管理压实巡查、离田、利用全流程责任。
2.差异化地块治理。连片农田:加速收割,推行粉碎还田或打捆离田;零散地块:人工清理沟渠、河坡堆积秸秆,强制灭茬消除隐患。
3.全时段防控体系。组建应急分队巡防,运用流动哨盯守铁路、景区等敏感区域,配置洒水车、旋耕机等应急设备。
六、保障措施和下一步工作
设立街道指挥部,实行“社区责任联保制”,包保干部下沉一线共担风险,执行“火点即通报”机制,严格执行信息通报制度,安排专人负责信息上报工作,按数量阶梯追责,严惩“第一把火”。
七、解读人姓名、职务和联系电话
姓名:徐 强
职务:任圩街道环保站站长
联系电话:0561-315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