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

字体大小:【
浏览次数:作者:相山区政府发布时间:2011-03-09 00:00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凝心聚力,“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

    “十一五”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区政府团结和带领全区人民,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城市转型、推进“三化”的战略部署,坚持以“四区”建设为中心,开拓创新,奋力拼搏,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经济社会发展迈上了新台阶。

    2010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58.8亿元,比上年增长17.7%,是2005年的3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4家,实现工业增加值15.9亿元,比上年增长42.8%,是2005年的23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3.2亿元,比上年增长41.9%,是2005年的8.2倍;财政总收入7.3亿元,比上年增长32.4%,是2005年的3.3倍。地方财政收入2.58亿元,比上年增长40.7%,是2005年的3.8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7亿元,比上年增长19.8%,是2005年的2.3倍;实际利用内资58亿元,利用外资2958万美元,创历史新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100元,比上年增长10%,是2005年的1.8倍;农民人均纯收入5500元,比上年增长11.5%,是2005年的1.9倍。

    (一)经济结构持续优化。五年来,加快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着力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连续五年居全市县区前列。

食品产业加快集聚。编制完成《凤凰山食品工业园发展规划》,确立现代食品产业发展方向,凤凰山工业园被省政府批准筹建省级经济开发区。实施“开发区形象提升”工程,累计投资9.6亿元,道路、自来水和天然气等基础设施相继投入使用,建成区面积7平方公里,入驻企业73家,其中,天津康宏园、徽香昱原、浩大淀粉等55家企业投产,201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43亿元。不断深化服务企业年活动,设立1000万元的食品工业发展资金,加强政银企合作,累计为企业融集发展资金7.8亿元。大力淘汰落后产能,加强节能减排工作,圆满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任务。

商贸服务业繁荣活跃。加快推进商贸服务业发展,三产增加值年均增长18.2%。围绕建设“现代服务业核心区”目标,出台了《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的决定》,设立500万元专项发展资金。南京金鹰、华松国际、鼎盛国际等5个超万平方米购物中心建成,台湾大润发、苏宁电器、麦当劳等投入运营,汽车城入驻品牌4S15家,全区新增限额以上商业企业19家,拥有电子、建材、家居等各类专业市场37个。新增外贸企业12家,进出口总额累计达到6900万美元。深入实施“双进社区”、“万村千乡”、“家电下乡”等工程,创建国家级商业示范社区3个、省级商业示范社区4个,我区被评为“安徽省城市商贸服务业发展示范区”。

    农业产业化稳步提升。不断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加快,农业设施不断完善,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明显。实施“农业产业化提升”行动,制定了“推进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和“促进蔬菜规模种植”两个扶持办法,全区流转土地1.1万亩。占地3000亩的渠沟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开工建设,形成了油坊、小集等无公害绿叶蔬菜、反季节蔬菜基地,食用菌、优质杂果、中药材等特色农业加快发展,有效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二)城乡统筹深入推进。五年来,不断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加强环境综合整治,城乡建设和管理成效显著。

    城区综合服务功能不断增强。严格落实市、区领导双层包保项目责任制,全面做好协调服务工作,强力推进重点项目拆迁,确保了“双百工程”重点项目顺利建设。城市管理服务水平加快提升。新建居民小区43个,新增城镇人口10.2万人,新增设人民路、南黎、曲阳等三个街道办事处,新增城市社区23个,总数达到79个,全部实现有人办事、有钱办事、有地方办事、有章理事“四有”目标,我区被授予“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区”。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加快推进近百个城乡一体化项目建设,凤凰新城土楼社区一期10万m2村民安置房即将投入使用,桥头社区18m2村民安置房加快建设,完成了自来水、天然气向西部农民集中区延伸工程。在全市率先提前三年实现“村村通”水泥路。实施任圩办事处6个采煤塌陷村庄搬迁,新建40m2仁和小区,安置居民1.2万人。组织开展了“清洁乡村、美化家园”活动,加强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治理,城乡一体的保洁机制初步建立。

    (三)改革开放成效显著。五年来,坚持以改革开放促调整、促创新、促发展,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不断增强。

各项改革取得新进展。全面完成区属集体企业改制,积极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基本完成,顺利接管市属7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引导企业提升创新能力,全区拥有省级以上研发平台8个,技术研发能力不断提高。稳步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全面落实“三定”方案,行政效能显著提升。深化审批制度改革,设立行政服务中心,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积极推动渠沟镇扩权强镇试点工作,大力实施公共财政改革,区镇财政体制逐步完善。

    招商引资取得新突破。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加快融入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湾经济圈,全方位推进对外开放。围绕食品和商贸两大重点,成功举办了20多场项目推介会,与天津、上海、广州等9家食品协会达成合作协议,累计引进内资167亿元,外资7344万美元。沃尔玛、香港锦泰、台湾黑松等知名品牌成功入驻。招商引资实现由量到质的转变。

    (四)民生工程扎实推进。五年来,始终坚持以人为本,高度重视和大力改善民生,基本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和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

    33项民生工程累计投入4亿多元,199个工程类项目全部建成,补助类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到位,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开发就业岗位3万个,有效解决了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基本实现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快,700余户低收入家庭入住相山家园。全面推行新农合,农民参合率98%14个行政村全面建成标准化卫生室。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不断健全,在全市率先实行农村“五保”老人集中供养,我区被评为“全国基层低保规范化建设典型单位”。

    (五)社会建设全面加强。五年来,大力推进和谐相山建设,不断强化社会管理,社会大局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得到进一步巩固。

    科教事业加速发展。实施城乡均衡教育,新建、扩建校舍面积3.2万m2,我区被评为“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区”和“全省学前教育先进区”。积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拥有高新技术产品8个,高新技术企业3家。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建成区图书馆、文化馆。精心举办文化艺术节、相城美食文化节,组织开展“文明之光”、“和谐家园”等大型文化活动,我区被评为“全省群众体育先进单位”。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成效突出。建立计生工作“村为主”管理机制,城市流动人口计生管理连续10年受到省委、省政府表彰,区政府被市政府授予三等功,被评为“全国流动人口计生信息化管理先进单位”。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新建、改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3家。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做好重大疾病防控工作。精神文明建设深入推进。紧紧围绕“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目标,整体推进文明村镇、文明社区、文明行业等创建活动,连续五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创建文明城市优秀单位”。土地管理工作全面加强。严格保护耕地,注重节约集约用地,加大执法力度,积极稳妥地保障建设用地。环境监管水平不断提升。编制完成城乡环境保护规划,建成省级生态村6个,我区被评为“全省环保模范城区”。社会大局稳定。制定和完善安全生产工作应急预案,严格落实“包保报”责任制,多年来未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辖区车辆超载超限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效。深入推进平安相山建设,我区被评为“全省科技强警示范区”,社会治安群众满意度测评获得全省第二名。坚持领导开门接访和带案下访,累计投入3.6亿元,着力解决信访的热点难点问题,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第二次经济普查获得全国先进,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扎实推进,双拥共建活动深入开展,人民武装、民族宗教、机关事务、残疾人、妇女儿童、老龄、档案等工作都取得新成绩。

    (六)执政能力不断提升。五年来,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不断强化效能监察,创新绩效管理,强化行政问责,勤政廉政建设扎实推进。

加强决策机制建设。坚持依法行政,出台了《相山区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认真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坚持重大事项集体决策,权力运行的约束力不断加大。

    加强行政效能建设。深入开展“改进机关作风、优化政务环境”活动,加大行风评议和纠风专项治理力度,加强执法监察、行政效能监察和审计监督,服务质量不断提高。

    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502件,满意率98%以上。主动接受人大、政协、民主党派和社会各界的监督,严格落实政务公开和民主决策制度。全面完成“五·五”普法任务,全社会法制意识明显增强。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公务员的廉政教育,完善招投标管理、物资采购等制度,惩防体系建设不断深化。强化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政府性投资项目实行跟踪审计,始终保持政府机关和公务员队伍的良好形象。

各位代表,五年来,我们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科学决策、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人士关心支持的结果,也是全区上下精诚团结、共克时艰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相山区人民政府,向全区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干部、职工,向武警官兵和政法干警,向全区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离退休老同志和社会各界人士,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相山建设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回首“十一五”,我区经济总量跨上了崭新台阶,改革开放深入推进,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综合实力和对外形象大幅提升,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为“十二五”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奋斗的历程难以忘怀,发展的经验弥足珍贵。在工作中,我们真切体会到,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坚持开拓创新、团结奋进,任何时候都不能改变;坚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任何时候都不能懈怠。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三次产业发展水平与加快“四区”建设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还需要在产业集聚和提升上下功夫;二是城市和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与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还需要在统筹发展、协调发展上下功夫;三是城市管理水平与城市发展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还需要在完善建管并重的长效机制上下功夫;四是少数部门及工作人员的创新能力、行政效率与人民群众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还需要在转变职能、改进作风上下功夫。对此,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众志成城,奋力开创“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站在继往开来的新起点,我区已迈入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期,也是产业集聚和城市化的黄金期。我们务必要立足“十一五”打下的坚实基础,运用好“十一五”发展的宝贵经验,毫不动摇地加快四区建设,努力开创“十二五”更加美好的前景。未来五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既面临严峻的挑战,也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处在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淮海经济区进入国家战略视野,核心区合作发展拉开序幕,省委、省政府把我市列入省级重点开发区域。国内外产业转移加速推进,资源性城市转型、资源税改革等政策叠加效应进一步释放,对我们大规模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更为有利。我们务必要增强机遇意识,紧紧抓住战略机遇期,牢牢掌握发展主动权,奋力开创富民强区的新局面。

    “十二五”时期的发展,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快科学发展,推进城市转型,当好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排头兵”为主线,坚持工业化和城市化双轮驱动,坚持开放带动、投资拉动、创新推动、绿色增长,坚持不断提升区域性食品工业集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地位,坚持不断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全面建设食品产业集聚区、现代服务业核心区、城乡统筹示范区、和谐优美宜居区,实现跨越式发展,全力打造幸福相山。

    综合考虑,今后五年的主要奋斗目标是:

    ——实现“五个突破”,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十二五”末,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20亿元,比“十一五”末翻一番,年均增长16%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突破75亿元,年均增长25%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0亿元,累计突破500亿元,年均增长25%以上;财政总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分别突破23亿元和8亿元,年均增长2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150亿元,年均增长18%以上。

    ——推进“三个提升”,结构调整取得新成效。“十二五”末,三次产业比调整为3∶4552。市场投资主体进一步多元化,民营经济占全区经济总量的比重提升到95%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提升到50%以上;研发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提升到3%以上,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显上升,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的优势企业。

    ——提高“两大收入”,人民生活达到新水平。“十二五”末,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1万元,年均分别增长13%左右;累计新增城镇就业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新农合覆盖率100%。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加快推进,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

    实现上述目标,需要我们更加注重转变发展方式,更加注重优化经济结构,更加注重城乡统筹发展,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更加注重相山的实际,努力做到“四个坚持”: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握发展规律,转变发展方式,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努力促进又好又快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执政理念,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民生问题,保障群众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全面发展。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积极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切实把握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使各项决策更加符合民心民意,在更高层次上推进对外开放,建立健全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体制机制。坚持求真务实作风,不断解放思想,推进管理创新,勇于破除一切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想观念和工作方式,脚踏实地把各项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努力实现更高水平、更好质量的发展。

    三、锐意进取,努力实现“十二五”开局之年新突破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今年我区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区委六届十四次全体(扩大)会议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四区”建设,着力优化产业结构,加快食品产业集聚和商贸业态提升;着力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着力推进社会建设,加快构建幸福相山,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当好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排头兵。

    2011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8%以上,达到70亿元;财政总收入增长30%以上,达到1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增长30%以上,达到3.5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5%以上,达到7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0%,达到24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达到167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3%,达到6250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9.5%,突破80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1500万美元;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完成市下达任务;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市下达指标以内。

围绕上述目标,我们将重点做好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快发展食品产业,进一步壮大工业经济

    坚持工业强区战略不动摇,全力推进经济开发区建设,在更高层次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

    全面加强载体建设。高标准编制凤凰山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及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完成《2010-2020年凤凰山经济开发区食品产业发展规划》,强化基础功能配套,提升集约发展水平,增强项目承载力。上半年,开发区污水管网、食品科创大厦投入使用,建成食品安全检测中心和食品研发中心,新扩区3平方公里。抢抓城市西外环建设机遇,年内完成渠沟工业项目区前期工作,积极培育发展生物科技、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

    加速食品产业集聚。紧盯国际、国内500强和行业100强,面向龙头企业招商,引导食品企业进行主业整合和战略性重组,支持大企业、大集团独立创建食品专业园区,促进食品产业集聚发展。年内,新引进亿元以上食品项目10个,其中3亿元以上2个,确保香港新荣华、天津龙康、南通隔灶香等15个项目建成投产,力争开发区实现工业总产值80亿元。积极参与首届中国(淮北)食品工业博览会,全力打响“凤凰山食品”品牌。

    加大服务企业力度。强化工业经济运行调节,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引导扶持企业通过技术改造、整合做大做强。全年新增年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6—8家、规模以上企业12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0%。实行开发区封闭式管理,全力为企业做好跟踪服务。设立1500万元食品产业、商贸服务业发展资金,积极做好银企对接,全面落实扶持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促进企业效益持续好转。

    (二)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进一步提升服务城市功能

    抓住国家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战略机遇,合理引导资源配置,优化空间布局,提高服务业发展质量和效益。

    以产业融合为突破点,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强规划引导和政策扶持,加快现代物流、金融保险、管理咨询、文化创意等生产性服务业,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整合改造提升各类专业市场。引导兆基家具城、盛世商贸城等现有商业组团扩大规模,支持大华电脑城、久兴购物中心等大中型批发市场做大做强。加快汽车城二期建设,规划建设凤凰山物流园,以科创大厦为依托,大力发展技术开发、市场研究等服务业,加速生产性服务业的有效集聚。

    以扩大消费需求为导向,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围绕居民的生活需求,加快发展餐饮住宿、休闲娱乐、家政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繁荣活跃消费市场。提升淮海路、孟山路商业街档次,积极推进金色云天、凯莱文苑与家乐福、大润发的合作,建设南黎商业功能区,打造特色商业街。加快推进城市广场二期、温哥华五星级酒店等重点商贸项目建设,确保中泰国际广场、韩国商贸城和华松商业广场等项目建成。稳步推进房地产业发展,积极参与棚户区改造,加快惠苑路小区、张寨商贸小区和西山路城市综合体项目建设。

    以城乡一体化为契机,加快发展农村服务业。积极推进“新网工程”、“农超对接”工程,大力发展农业生产资料现代经营服务网络、农副产品市场购销网络、日用消费品现代经营网络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构建农村现代流通服务体系。深入推进“家电下乡”、“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积极培育农村现代商品配送中心。加快推进农村市场建设,上半年,张集、土楼农贸市场投入使用,规范提升钟楼中心集镇商贸业发展。积极推进金融服务创新,探索成立村镇银行,加快农村商贸服务业的发展步伐。

    (三)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围绕渠沟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建设,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打造特色精品农业,持续稳定增加农民收入。

    实施农业标准化推广工程。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强化政策、科技、设施、人才和制度支撑。规范管理农村土地流转,全年完成土地流转5000亩。加快建设渠沟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规划建设农产品交易市场,构建产供销、农工贸一体化经营体系。打造沿省道101线万亩特色农业产业带,引导新惠康等龙头企业建立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检测中心,积极开展农产品认证工作。加强培育品牌农业,促进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发展。

    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引导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和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实施农业规模化经营,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建立和完善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加快发展农村二、三产业,重点扶持农产品加工业和仓储、保鲜运输业的发展,增加农民非农产业收入。

    (四)加强建设与管理,进一步提升城市形象

    围绕我市“双百双宜”城市发展目标,创新城市管理理念,全面服务城市建设,全力打造最宜人居的中心城区。

    强力推进重点项目拆迁。完善项目包保责任制,全力做好重点项目协调服务工作,全面完成市政府下达的拆迁任务,确保桓谭东路、西外环路、西山路北段和张寨北路等13个市政项目开工建设,完成翡翠岛三期、西山路两侧整体开发、余庄、丁庄等商贸项目拆迁。坚持拆迁与拆违相结合,按照“杜绝增量、消化存量”的原则,严格镇、街道拆违主体责任,精心组织城市规划区内违法建设拆除工作,坚决打击非法买卖土地行为,努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全面加快“城中村”改造。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统一规划、连片开发”的原则,创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模式,实行按项目供地、净地“招拍挂”,超前建设安置房,建立政府和投资者“双向约束”机制。积极参与棚户区改造,加快推进刘庄社区、城里社区等“城中村”改造项目建设,实施长山路西组团、东岗楼等城市重要片区的改造,努力形成大拆迁、大建设、大发展的新格局。

    全力开展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加强文明城市创建宣传,深化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提高群众的知晓率、支持率和参与率。投入1.3亿元,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全面完成53个老城区小区的道路、绿化等基础设施改造。健全城乡综合服务管理工作机制,推动工作重心下移,明确区、镇(街道)、村(社区)的管理职责,健全城管工作网络,全面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完善区级领导包片、镇办主体、部门配合的责任体系,严格落实目标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确保创建工作任务全面完成。

    (五)坚持城乡统筹发展,进一步加快一体化进程

    坚持“全域相山、整体推进”的思路,完善基础设施,强化服务功能,推进城乡一体发展。

    加快推进居民集中区建设。结合淮北市城市总体规划,年内完成西部发展总体规划及概念性规划,加快西部新城建设。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采取城郊置换安置、农村集聚发展和采煤塌陷搬迁等三种模式,高标准建设集中居住区,确保一季度土楼社区交付使用,上半年万家花城建成,实施凤凰新城土楼社区二期工程,启动建设刘东煤矿采煤塌陷村庄搬迁安置房。完善村庄布点规划,按照“整村推进”的模式,实施张集、桃园、鲁湾、陈庄等“空心村”整治和老村庄改造,加快推进农村社区化。创新投入机制,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城乡一体化建设。

    加快推进农村公共服务均等化。实施“村村通”延伸工程,推进农田水利、农村道路等项目建设,加快集中居住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合理配置公共医疗资源,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完善农业综合服务体系。投入4700万元,加快渠沟一期、二期土地整理项目建设,做好3000亩土地复垦和整治的前期工作。加强土地保护工作,依法查处各类土地违法违规案件。建立农村环境卫生治理长效机制,加大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力度,加速城乡社会管理一体化。

    (六)深入推进改革开放,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的动力与活力

    坚持解放思想,加快体制机制改革,更新招商理念,创新招商方式,推进大开放,实施大融入,促进开放型经济大发展。

    积极推进体制机制改革。继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和扩权强镇试点工作,探索基层政府管理的新模式。规范政府审批行为,强化对审批后续监督和失责行为的追究。继续深化部门预算、政府采购和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改革。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科学分配财政资金,提高对“三农”、社会事业等方面的支出比重,建立和完善重点支出和应急支出的保障机制,继续实行开源节流,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发展上、用在改善民生上。规范政务公开,抓好电子政务建设,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

    强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瞄准重点区域和知名企业,坚持领导带头招商、小分队招商、以商招商,大力推进专业招商,在食品产业、城市综合体和新兴产业招商上实现新突破。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考核机制,促进项目数量和质量同步提升,全年新引进项目20个以上,到位内资90亿元、外资3200万美元,确保招商引资工作继续走在县区前列。保持进出口稳定增长,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1500万美元。着眼于培育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全年谋划储备食品、商贸、城市建设等重点项目60个。

    (七)全面推进社会建设,进一步加快幸福相山建设

    坚持把加强和谐社会建设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统筹城乡各项事业协调发展,使发展成果更多地体现社会和谐进步。

    全力保障改善民生。认真组织实施33项民生工程。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新增财力优先向民生倾斜,确保区级配套资金足额到位。积极落实再就业的各项优惠政策,城镇新增就业6800人。认真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全年完成农民培训2000人。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稳步提高农村五保供养、重度残疾人生活和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生均公用经费补助标准,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给力度,开工建设1030套廉租住房,努力解决好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

    协调发展社会事业。加大科技投入,引导企业创新工艺技术,引进优秀人才,增强企业产品科技含量。大力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淮纺路小学等9所学校标准化建设,完成桃园小学、二实小等15所学校的新建、改建工程,完成年度校安工程任务,多措并举推进学前教育,建成12所公办幼儿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规划布局,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审批管理。健全公共卫生长效管理机制,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能力。加强食品安全管理,组织开展食品、药品专项整治活动。深入开展群众文体活动。建成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中心,加强社区文化室、农家书屋建设。积极组织开展“建党90周年”系列活动,推进“三下乡”活动。深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不断提高广大群众的身体素质。加强人口和计生工作。推进“优生优育幸福工程”,加强“村为主”的计生工作管理,积极推进流动人口均等化服务,确保城市流动人口计生工作继续保持全省前列。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强化污染源控制,严格落实新建、在建项目环保“三同时”制度。着力抓好节能减排工作,做好工业企业能耗统计,加强对重点耗能企业的监测,确保完成全年节能减排目标。加强人民武装工作,重视妇女儿童、老龄和残疾人工作,进一步做好民族宗教、机关事务、行政服务、档案等其它各项工作。

    努力构建平安相山。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继续抓好人员密集场所、非煤矿山、建筑场地等重点领域安全隐患的排查和整改,确保全年无重特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坚持领导接访、带案下访等制度,全面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高度重视土地补偿、房屋拆迁、村庄搬迁等问题,积极稳妥地做好信访工作。坚持依法治区,深入开展“六·五”普法,开展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示范创建活动,完成基层司法所和安置帮教中心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完善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全力保持社会大局持续稳定。

    各位代表!

    开创“十二五”发展崭新局面,当好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排头兵,需要全区上下共同努力,需要政府自身积极作为、志存高远、朝夕勤勉、永不懈怠,在大有作为的时代更加奋发有为。

    要强化公共服务职能,完善经济调节机制。以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为目标,按照权责一致、决策科学、监督有力的方向,继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断巩固扩大改革发展成果。以和谐社区建设为切入点,加强社会建设,支持社会组织和群众参与社会管理,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共建共享的社会管理格局,提升政府工作的公信力。以完善设施、健全法制、提高效能为重点,大力优化发展环境,确保各项工作全市一流,力争全省上游。

    要坚持民主科学决策,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健全民主科学决策制度,完善重大问题集体研究制度、专家咨询制度、公众意见征集、社会公示和听证制度。加强政府法制工作,重点推进社会事业、社会保障、社会管理和节约环保等制度建设。进一步加强行政监督,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意见,接受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监督。

    要规范行政权力运行,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从源头上防治腐败。严厉查办在食品药品安全、征地拆迁、安全生产、环境保护、重点工程建设、土地出让等方面的案件。完善领导干部任期内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制度,自觉加强从政道德修养,严格遵守廉洁从政各项规定。

要深入推进作风转变,切实抓好工作落实。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推进思想大解放,敢想敢干,快干实干,用改革发展的实绩检测解放思想的成果。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反骄破满,振奋精神,鼓足奋发有为、赶超先进的锐气。进一步增强公仆意识,坚持群众路线,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多为群众办实事。进一步增强节俭意识,努力降低行政成本,建设节约型政府。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严格目标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凝心聚力谋发展、求实效、抓落实,以实际行动和工作业绩,建设为民、务实、廉洁、高效的政府。

    各位代表,当好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排头兵,是全区广大干部群众的迫切要求,加快“四区”建设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新形势催人奋进,新任务光荣艰巨。让我们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机遇,扎实工作,为全面实现“十二五”及开局之年的各项目标任务,当好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排头兵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