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相山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字体大小:【
浏览次数:信息来源: 相山区人民政府发布时间:2012-01-11 00:00

 

—2012110日在相山区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五年 

    过去的五年,是我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社会大局安定和谐的五年,是我区科学发展、亮点纷呈、成绩显著的五年。五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区政府团结带领全区人民,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市“转型发展、全面发展、科学发展”的战略部署,以“四区”建设①为主线,抢抓机遇,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圆满完成了区九届人大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全区经济社会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态势。

    (一)注重发展优先,综合实力快速提升

    国民经济加速发展。2011年与2006年相比,预计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 “翻一番以上”,分别达到70亿元、8.8亿元、6838元,年均增长17.5%、21%和16.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区级财政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翻两番以上”,分别达到72亿元、19.4亿元、3.6亿元、79亿元,年均增长54.4%、59.2%、32.0%和19.7%。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3.9:36.4:59.7,第二产业比重比2006年提高了16.6个百分点,经济结构调整成效显著。

    食品产业快速集聚。累计投入11.2亿元,凤凰山食品经济开发区建成区面积10平方公里,被农业部评为“全国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2011年,实施形象和产业“双提升”工程②,编制完成开发区总体规划及控制性详细规划、2010—2020年食品产业发展规划,完成了路网及绿化、亮化工程,科创大厦、污水管网等配套设施投入使用。开发区共入驻企业89家,其中香港锦泰、康宏园、徽香昱原等58家企业建成投产,鑫乐源膳食纤维、裕强蛋黄派、天燕食品等31个项目正在加快建设。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4家,总数达到40家。预计全年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80亿元,是2006年的11.3倍,年均增长62.3%。

    商贸服务业持续提升。不断扩大消费需求,三产增加值年均增长16.4%。先后实施33个重点商贸项目,汽车城入驻汽车4S店③19 家,凤凰山农贸城集聚商户320户,金鹰国际、沃尔玛、大润发等大型商贸企业入驻相山,锦江之星、如家等连锁酒店投入运营,中泰国际广场、乐天玛特超市等项目加快建设。2011年,全区共有5000m2以上大型商业网点37个,限额以上商贸企业④43家,国家级商业示范社区3个、省级商业示范社区5个,城乡市场繁荣活跃。被评为“安徽省城市商贸服务业发展示范区⑤ ”。

    (二)注重统筹发展,城乡面貌日益改善

    城市服务功能不断增强。新设立人民路、南黎、曲阳三个街道办事处,新建居民住宅区52个。持续加强社区建设,城市社区居委会增加到85个,社区基本实现“四有”目标⑥。2011年,全区上下众志成城,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奋力争创全国文明城市,铸造出“敢于担当,勇争一流”的创城精神;累计投入1.72亿元,实施亮化、美化工程,新建9个社区服务中心,改造64个老城住宅小区,修缮14条道路,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全面实行社区“网格化”管理⑦,得到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并在全市推广;全面接管城市小区物业管理工作,积极探索物业管理新模式,管理城市、服务城市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城乡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按照“全域相山、整体推进”的目标要

求,先后实施134个城乡一体化项目。建设仁和小区安置房,完成任圩街道办事处6个采煤塌陷村庄搬迁工作;加快推进“521”工程⑧,凤凰新城土楼社区一期投入使用,桥头社区一期建成;廉租房、公租房⑨、拆迁安置房、采煤塌陷搬迁安置房 “四房”建设加快推进;完成了自来水、天然气向西部延伸工程,累计解决2.9万农民安全饮水问题,在全市率先提前三年实现“村村通”水泥路。大力开展“清洁乡村、美化家园”活动,加强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治理,严肃查处违法建设,城乡环境质量不断提高。

    现代高效农业加快发展。实施“农业产业化提升”行动,培育省级龙头企业5家、市级龙头企业20家。出台了“推进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和“促进高效经济作物规模种植”两个扶持办法,累计流转土地1.6万亩,建成农村专业合作组织⑩64家,初步形成了食用菌、中药材、铁杆山药、绿色蔬菜等规模种植基地。2011年,投入8000万元,建成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一期工程,真棒特、中捷、大昌等农业合作社相继入驻。实施2.3万亩中低产田改造和万亩基本农田整理工程,农业生产条件日益改善。

    (三)注重改革开放,发展后劲持续增强

    各项改革稳步推进。深入开展政府机构改革,全面落实“三定”方案。设立行政服务中心和投诉中心,行政效能显著提升。深入实施环卫监管体制改革,建立了“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工作机制;稳步推进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74家社区卫生服务站运营良好。积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科研支撑作用日益增强,全区拥有省级以上研发平台8个,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3个百分点。加强金融创新,成立浙淮小额贷款公司、鑫诚担保公司共9家融资机构,累计为企业融集发展资金9.8亿元。

    开放力度持续加大。积极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与台湾士林区结为友好城区,先后在长三角、珠三角、津京唐等发达地区举办26场经济合作恳谈会,与天津、广州等9家食品协会达成合作协议,连续成功举办相城美食节、汽车展销会和绿色食品展示交易会。围绕食品产业、商贸服务业,实行领导带队招商、以商招商。2011年,引进内资92.5亿元、外资3600万美元、3000万元以上项目20个,五年累计引进内资262.72亿元,外资1.1亿美元。全区备案进出口经营权企业58家,实现进出口总额2420万美元,五年累计完成9438万美元,外向型经济发展迅速。

    项目投资高位增长。强力推进“项目带动”战略,累计实施58个市重点项目,征迁房屋350万m2,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98.5亿元。2011年,全面推行“四个一”征迁模式12,完成翠苑小区、城里社区等15个重点项目房屋征收,新征迁项目实现“零上访”。开工建设刘庄社区、方安小区等13个百万平方米棚户区改造安置房工程。落实区级领导包保项目推进制,鼎盛国际、相王购物广场等重点项目建成运营,华松商业广场、城市广场二期、大润发二期等项目加快建设。

    (四)注重以人为本,民生保障更加有力

    加强民生工程建设。五年累计投入3.75亿元,全面完成民生工程任务,资金管理规范有序,被评为“安徽省实施民生工程先进区”。落实积极就业政策,年均转移农村劳动力1100人,累计提供城镇就业岗位3.5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着力解决困难群众住房问题。建设7.6万m2经济适用房,700余户居民入住相山家园。有2.86万人次享受住房租赁补贴,累计发放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租赁补贴960.24万元;城乡低保标准逐年提高,有151.3万人次享受城市低保、9.12万人次享受农村低保,累计发放城乡低保金2.38亿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8%,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99.6%;在全市率先实行农村“五保”老人集中供养制度,新建、扩建敬老院7所,被评为“全国基层低保规范化建设典型单位”。

    (五)注重协调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创新教育教学管理,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实施中小学校标准化建设,累计新建、扩建校舍3.2万m2,被评为“安徽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区”、“安徽省学前教育先进区”、“安徽省农村留守儿童活动室建设先进区”。积极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实施了14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每两年举办一届社区文化艺术节,建成了区图书馆、文化馆、档案馆和渠沟镇、任圩街道办事处综合文化站。加快城乡卫生服务设施建设,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3个标准化村卫生室建成使用,城乡公共服务水平大幅提升。强化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理念,切实稳定低生育水平,全面完成省、市下达的人口控制目标,城市流动人口计生管理工作连续10年受到省委、省政府表彰。创新土地管理,严格保护耕地,2011年节约集约用地559亩,被省政府评为耕地保护先进单位。加强环境监管,淘汰落后产能,圆满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任务,被评为“安徽省环保模范城区”。完善监督机制,公路治超工作成效显著。建立安全生产“包、保、报”责任制,全面加强安全工作,多年来未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圆满完成“五五”普法任务,深入实施“六五”普法,积极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活动,社会治安形势持续向好。2011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平安县(区)”。认真做好群众工作,扎实推进开门接访和带案下访,累计投入4.3亿元,有效解决房屋征收、村庄搬迁等重点难点问题,切实维护群众利益。统计执法水平全面提升,人民武装工作进一步加强,双拥优抚工作取得新成绩,审计、档案、外事、地方志、机关事务管理等工作不断加强,妇儿、老龄、残疾人事业实现新发展,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持续提升。

    (六)注重依法行政,自身建设不断增强

    五年来,我们不断强化政府自身建设。坚持依法行政。自觉接受区人大的监督,充分听取区政协意见,五年累计办理人大代表建议215件、政协委员提案290件,满意率98%以上;出台了房屋征收资金审核、政府投资跟踪审计、违法建筑防控、税源社会化管理等规范性文件,行政行为进一步规范。坚持科学施政。认真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和“大走访”活动,科学制定发展举措;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大力推行政务公开,全面落实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政务公开制度;修订完善政府工作规则,建立健全政府议事和决策机制,坚持重大问题集体研究,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成效显著。坚持廉洁从政。强化审计监督和行政监察;认真开展农村集体资产、资源、资金 “三资”清理工作,推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坚持廉政建设“一岗双责”,强化工程建设领域专项治理,严格政府投资项目监管,严厉查处违法违纪案件,树立了为民务实的良好政府形象。

    回顾过去的五年,我们深切地体会到,全区上下紧紧抓住各种重大战略机遇,坚定不移地推进“四区”建设,坚定不移地提升综合竞争力,坚定不移地持续改善民生,坚定不移地推动争先进位,不仅取得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丰硕成果,而且积累了许多推动科学发展的宝贵经验。一是坚持规划引领,把握科学发展的前进方向。五年来,我们牢记发展第一要务,完善总体发展规划、城乡统筹发展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确立了“推进科学发展,建设幸福相山”发展思路,实施“工业化、城市化”双轮驱动,全力以赴加快“四区”建设,经济社会发展走在县区前列。二是坚持开拓创新,增强科学发展的蓬勃活力。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解放思想,积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围绕我市发展非煤产业“千亿板块”,全力打造凤凰山食品经济开发区;实施“大开放带动、大项目拉动”战略,经济发展的外源动力显著增强。三是坚持求真务实,形成科学发展的强大合力。五年来,全区上下精诚团结,真抓实干,完善 “四定两保”责任机制13,一大批重点项目顺利投产达效,积聚更强的发展后劲;全区上下思发展、谋发展、求发展的愿望越来越强烈,执行力和落实力明显提升。四是坚持执政为民,激发科学发展的内生动力。五年来,我们持续加大投入,扎实推进民生工程,民生民计全面改善;创新社会管理,推进由管理向服务转变;提高公共保障能力,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极大地激发了全区上下投身于经济社会建设的积极性,人民群众幸福感不断提升。五是坚持构建和谐,夯实科学发展的社会基础。五年来,我们致力于打造“幸福相山”、“平安相山”,不断提高施政能力和服务能力;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妥善解决前进中的困难和问题,还百姓的“感情帐、经济账”,努力建设为民务实清廉政府,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这些行之有效的做法和经验,是科学发展观在相山的生动体现,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倍加珍惜,继续坚持,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回顾过去的五年,我们欣喜地看到,相山的发展思路更加清晰,发展步伐更加坚实,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改革开放以来的最好最快时期。五年来的巨大成就,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依法监督、区政协民主监督的结果,是历任政府班子共同努力的结果,凝聚着全区人民的智慧、心血和汗水,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深切关怀和大力支持。在此,我谨代表相山区人民政府,向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干部、职工,向武警官兵和政法干警,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离退休老同志,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相山建设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回顾过去的五年,我们清醒地看到,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小,工业支撑作用、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质量还需进一步提升;有效投入不足,城乡基础设施还需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不快、增收不稳,加强社会管理、改善民生的任务依然艰巨;政府自身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二、站在新的起点上推进跨越发展

 

    未来五年,是相山区实现综合实力大提升的黄金期,是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推进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阶段,也是加快“四区”建设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国家全面实施扩大内需、促进中部崛起战略,积极推动经济布局从沿海向内陆延伸,东部地区产业和资本向中西部地区加速转移,泛长三角区域合作不断拓展;省委、省政府把加快皖北发展作为战略重点;更重要的是淮北市委、市政府加快产业发展政策取向与我区紧抓在手的重点工作高度契合;近年来我区持续高强度投入成效逐步显现,城区框架全面形成,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产业基础日益夯实,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和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了强力支撑;特别是全区上下团结一心、振奋精神,加快“四区”建设,实现新一轮跨越式发展已经成为共识。未来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市、区党代会精神,以“加快科学发展,推进城市转型,当好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排头兵”为主题,坚持开放带动、投资拉动、创新推动、绿色增长,大力推进工业发展高新化、城乡发展一体化、民生改善常态化、社会管理科学化、文化建设特色化,加快建设食品产业集聚区、现代服务业核心区、城乡统筹示范区、和谐优美宜居区,全面建设幸福相山,开创科学发展、特色发展、跨越发展的新局面。

    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经济基础更加坚实。到2016年末,实现“1661”发展目标,即地区生产总值超15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超6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超600亿元,区级财政收入超10亿元,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大幅提升。工业支撑地位更加突出,现代农业效益更加凸显,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明显提升。

    ——产业布局更加合理。开放合作成效显著,建设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凤凰山食品经济开发区发展成为全国一流的食品制造业基地,争创国家高新科技开发区;建成渠沟食品配套产业和新兴工业集中区;建设黄淮海高效现代农业发展试验站。全面打造省级城市商贸服务业发展示范区;三次产业功能互补、融合发展。

    ——发展环境更加优良。大力推进城乡统筹,着力提升“全域相山”宜居、宜业的生态环境。基本建成渠沟片区工、农、商三大特色板块,“西部新城”初具规模。改革创新持续加大,行政效能明显提升。单位GDP能耗逐渐下降,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初步建立。

    ——社会发展更加和谐。构筑较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新农合覆盖率10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3万元、1.2万元。科技、教育、卫生、文体、人口计生等各项事业加快发展,社会管理水平明显提高,民主法制逐步完善,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实现以上目标,必须坚持“六个更加突出”:

    一是更加突出自主创新。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积极推进技术创新、品牌创新、管理创新和组织创新,着力突破制约食品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加强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全力打造高新技术食品经济开发区。

    二是更加突出现代产业发展。围绕食品产业、现代服务业、新兴产业三大领域,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相融合、服务业与制造业相配套,推动传统产业加速转型,形成以新兴产业为先导、高端食品加工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体、农业产业化为基础、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三是更加突出改革开放。继续深化各项领域改革,鼓励支持引导非公经济发展,着力解决深层次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深化区域合作,建立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全面提升综合竞争力。

    四是更加突出生态建设。树立“环保也是发展”的理念,推动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从“软约束”向“硬约束”转变,切实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落实到各行各业,加快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使人民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

    五是更加突出统筹发展。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农业的投入,加快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完善渠沟镇功能区规划,调整优化西部发展空间布局;高标准建设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大力发展全域高效农业,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

    六是更加突出普惠民生。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健全公共服务体系。持续加大民生工程投入,积极推进棚户区改造,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打造社区文化新品牌,推动城乡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打造全省最具幸福感城区。

    我们坚信,经过全区上下共同努力,五年后的相山,科学发展一定会再上新台阶,人民生活一定会更幸福,跨越式发展的相山一定会更美好!

 

三、努力实现新一届政府的良好开局

     

    2012年既是“十二五”规划发展的推进之年,也是新一届人民政府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我们将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区第七次党代会的部署要求,围绕“四区”建设,继续深入实施“大招商、大投入、大建设、大发展”战略,提标杆、调结构、抓项目、惠民生,推进率先发展,特色发展,统筹发展,和谐发展,当好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排头兵。

    2012年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8%,达到83亿元;财政总收入增长20%,达到10.6亿元。区级财政收入增长25%,达到4.5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5%,达到97.2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达到9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6%,达到7950元;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4%;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市下达指标以内。

    重点做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全面提升发展质量,推进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牢固树立“工业强区”理念,大力提升食品产业发展质量,加快发展新兴产业14,以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综合实力全面提升。

    加快推进平台建设。继续推进凤凰山经济开发区“形象提升”工程,加快热电厂供热管网向开发区延伸,新扩区3平方公里,加快食品检测中心、商务会所、标准化厂房三期等配套设施建设,继续实施湘西河景观整治,启动小任庄综合服务区项目。加快渠沟工业集中区建设,一季度完成项目区产业发展规划,开工建设道路、水电、管网等基础设施;严把入园项目产业定位、投资强度、亩均税收三关,鼓励支持企业自建多层厂房,进一步提升开发区土地使用效率和集约开发水平。

    加快食品产业集聚。强力推进“3113”产业提升计划15,实行项目建设月调度、季考核,推进食品产业集聚发展。加快美国新选择、温州休闲食品园等10个集中开工项目建设。上半年,徽香昱原二期、天燕食品、松源食品等企业投产,年内香港锦泰食品、康宏园食品、浩大淀粉等企业全部达产。提高入园项目质量和投入强度,全年新引进大型食品项目10个以上。实现开发区“百家企业、百亿产值”的发展目标。加强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着力培育龙头企业,全年争创著名商标4个。精心办好首届食品工业博览会,全面打响“相山食品”品牌。

    大力提升科技支撑。全年完成技术改造投资5.5亿元,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5家。加强工业经济运行调度,科学做好监测分析,强化科技服务保障,促进企业做大做强。加强与中国农业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全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积极争创安徽省高新科技开发区。编制渠沟工业项目区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按照“集聚、集约、集群”的要求,积极推动节能环保、电子科技等新兴产业入驻工业集中区,加快形成工业经济发展新支撑。

    (二)加快促进服务业优化升级,努力扩大城乡消费需求。

    全面落实全省服务业大会精神,依托资源优势,建设现代服务业示范区,推进现代服务业向规模化、特色化、高端化发展。力争服务业增加值达到70亿元。

    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围绕新型工业化、城市化,加快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保险、商务服务、科技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上半年,启动建设凤凰山冷链物流  项目。积极发展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加强运营监管,增强金融服务能力。扶持大型个体户注册商贸企业,全年新增限上商贸企业15家。利用好中博会、徽商大会等节会,推进辖区内大型商业载体招商。抢抓全省服务业综合改革发展机遇,积极谋划一批牵动性强的服务业项目,力争进入省级服务业重点项目库,全力打造皖北区域性休闲购物、文化娱乐、信息交流“三大中心”。

    着力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强化政策扶持,推进老城区和新城区错位发展、联动发展,全力提升文化旅游、房地产、商贸、家庭服务、养老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着力打造以国购广场、西山路整体开发为重点的城市综合体17,加快儿童梦幻王国、温哥华五星级酒店、凯莱商业广场等10个项目建设,年内建成海容商业广场、中泰广场商务中心,确保金鹰国际二期、乐天玛特超市等商贸项目开业运营,鼓励支持大润发、沃尔玛、苏果等商贸企业发展社区连锁经营。深入推进“新网工程”18、“万村千乡”惠民工程,构建覆盖城乡的现代流通服务网络。

    积极培育发展新兴服务业。突出产业引领,积极发展节能环保服务业、健康服务业以及金融、动漫创意等高端服务业。提升淮北汽车城、凤凰山农贸城、大华电脑城、盛世商贸城等专业市场发展质量和水平,加快建设食品博览城、金色云天小商品市场,做大以食品博览会、汽车展销会为重点的会展经济总量,扶持发展科创大厦、中央公馆、和协国际、宝迪集团等总部经济,引导淮海路休闲购物、孟山路品牌服饰、华松美食街等特色商业街提档升级,着力打造九龙国际、恒大休闲等一批特色商业街区,全面提升商贸服务业品位。

    (三)强化规划引导和政策扶持,加快城乡统筹发展。

    围绕“农民增收”这一核心,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农村公共服务,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加快城乡统筹步伐。

    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以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为抓手,以农业科技创新为支撑,大力发展高效农业。推行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加快“一村一品”特色发展。一季度编制完成渠沟镇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上半年建成中国农业大学高效现代农业淮北试验站。实施农业产业化“九千一万”工程,大力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现代农业经营主体,筹建花卉苗木市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全年流转土地5000亩。出台相山区农业产业化示范村实施办法,全力打造刘楼村、郭王村等特色农业发展示范村。

    加强农村农业发展保障。继续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巩固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基础。落实农业保险政策,兑现财政补贴资金,切实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强化农村科技服务,规范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不断提高农业规模化、组织化水平。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品牌建设,新建标准化生产基地2家,新增绿色农产品品牌2个。加强新型农民创业就业培训工作,新增劳动力转移就业400人。

    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科学编制村庄布点,以中心村为载体,以土地整治为抓手,大力实施村庄整治,引导农民适度集中居住,打造一批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环境整洁的新型农村社区。加快刘东煤矿采煤塌陷村庄安置房建设,年内完成部分主体工程。实施张集小城镇环境片区整治工程,启动土楼二期村民集中区建设。加快推进代庄、陈庄等片区土地复垦整理,做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积极推进202省道改线。推进公共服务向西部延伸,拓展发展空间,加快“西部新城”建设。

    (四)继续坚持建管并重,全力提升城市宜居环境。

    围绕“双百双宜”城市发展目标,创新城市管理理念,提升服务城市能力,全力打造文明、靓丽的新相山。

    全力推进安置房建设。按照“先安置后征收”理念,继续实施“四个一”整体推进模式,上半年完成相王新城、方顶社区、余庄社区等棚户区改造房屋征收,年内完成翠峰南路等项目征收,确保全年完成房屋征收60万m2以上。加快推进城里社区、刘庄社区、翠苑小区、相城家园等13个棚户区改造征迁安置房建设。

    全面推进城市管理创新。在夯实社区“四有”的基础上,继续加强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采取新建、插建、购置等模式,全年新建9个社区标准化服务中心。深化社区“网格化”管理,围绕“提升社区自治能力、创造优质便捷服务、加强绩效考核奖惩”三大重点,建载体、强队伍、抓落实,健全新型社区管理服务体制。出台社区网格化管理和小区物业管理考核办法,在南黎办试点的基础上,稳步推进小区物业管理工作。积极创新城市管理理念,创建“和谐城管”,提高管理城市能力。

    着力推进文明创建工作。坚持创建为民、为民创建,把创城作为永不竣工的民生工程,持之以恒地加以推进。继续实施小区改造工程。出台城乡环卫工作考核办法,完善文明城市创建长效机制。深入开展“清洁乡村、美化家园”活动,强化农村环境整治,让广大人民群众更多地享受文明创建成果。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加大违法建设查处力度。认真落实“六机制一奖励” 防范措施,全面提升城乡发展环境。

    (五)强力推进区域合作,持续增强经济发展活力。

    坚持招商引资第一要事,加强区域合作,招大引强,加快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

    持续扩大招商引资。围绕食品产业、现代服务业、新兴产业、文化旅游产业,有针对性地策划60个投资规模大、产业链条长、事关长远的项目,充实完善项目库。大力开展产业链招商、专题招商和大项目定点招商,重点跟踪康师傅、山东扒鸡、上海维维食品、新一派休闲食品等知名品牌,全年引进全国500强、行业100强项目5家,招商引资完成内资100亿元、外资3600万美元、规模以上项目20个,确保招商引资工作继续走在全市前列。

    持续优化投资环境。实施“项目建设推进年”活动,强化综合协调服务,全面实施企业投资审批“一站式”服务,进一步规范项目的决策、审批、实施、监管四大流程,健全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抓到底的“五个一”推进机制,建立签约项目建设限时制、跟踪项目问责制和项目开竣工保证金制,完善招商引资考核奖惩机制,实现在谈项目尽快签约,签约项目顺利开工,开工项目早日投产,确保完成全年招商引资任务。

    持续强化发展保障。通过政策引导、集中投入、重点扶持,加快推进三次产业集聚发展。设立1000万元工业发展专项资金,加快食品产业集聚,全力打造全国一流的食品制造业基地。设立1000万元商贸服务业引导资金,出台加快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实施办法,力促服务业优化升级。设立500万元农业产业化引导资金,扶持发展无公害食品、有机食品和特色食品,全力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加强税源社会化管理,增强财政保障能力。继续加强金融服务,全力协助企业融集建设发展资金,确保企业引得来、建得成、发展得好。

    (六)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加快推进文化强区建设。

    加强城乡文化设施建设,打造相山文化品牌,不断提升经济社会发展软实力。

    加强文体设施建设。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快街道文化活动中心和社区(村)文化室建设,巩固完善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建设,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基本实现城市“十分钟文化圈”。

    打造品牌社区文化。围绕 “一社区一特色,一社区一品牌”的目标,组织开展纳凉晚会、社区邻里节等文艺创演。组织道德模范评选、身边的好人评议、讲文明树新风等主题实践活动,开展送文化下基层、精神文明建设结对帮扶、文明村镇和文明户评选等活动,让群众在参与中提升综合素养。精心举办2012年社区文化艺术节,打造相山社区文化品牌,提升文化软实力。

    加快文体旅游业发展。制定加快发展旅游业的实施意见,依托辖区人文历史、特色产业、山水资源等优势资源,鼓励支持文化演艺、休闲娱乐及文化旅游事业发展。开展全民健身体育活动,积极参加市第九届运动会。加快推进以相山风景区、黄里和现代农业示范区为重点的农家乐、休闲旅游项目。以凤凰山食品经济开发区为依托,加快发展食品文化,探索发展工业旅游,逐步形成特色文化产业板块。

    (七)继续加强民生工程建设,促进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坚持把惠民生、促和谐放在政府工作的首位。持续加大财政投入,扩大和改善公共服务,努力营造安居乐业、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

    全面实施民生工程。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把财力更多地投入到民生工程。扎实推进46项民生工程,确保区级1.5亿元配套资金足额到位。继续实施农村敬老院改扩建工程,提高五保集中供养率;投资540万元,扩建钟楼敬老院,新增床位150张。加强弱势群体的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加快广泽家园等安置房、保障房建设,开工建设11100套安置房、1000套公共租赁房。

    统筹做好其他各项社会事业。大力发展教育卫生事业。深化教育均衡发展。投入2500万元,实施长山南路小学等7所学校标准化建设,新建、改建相山庭院等4所普惠型幼儿园。巩固新农合覆盖面,确保参合率在98%以上;出台基层卫生服务绩效考核办法,强化卫生监督、妇幼保健和药品监管,提高城乡居民的健康保障水平。加强就业和社保工作。认真落实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招工与培训、培训与就业的有效对接,千方百计拓宽就业渠道;以标准化厂房为载体,实施“小老板”工程,全年新增就业岗位6000个。进一步规范城镇低保,逐步扩大农村低保,实现提标扩面、应保尽保;落实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政策,全面推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积极稳妥地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加强社区建设,切实做好第三届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深入开展计生“双创”活动,全面落实“村(居)为主”责任制,切实做好流动人口与计生管理服务工作,确保城市流动人口计生工作继续保持全省前列。高度重视统计工作,加强服务业统计,认真落实“在地统计”和“企业一套表”制度改革。加强人民武装工作,积极发展妇女儿童、老龄和残疾人事业,做好民族宗教、机关事务、行政服务、档案等其它各项工作。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努力促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大力推进平安相山建设。深入开展“六五”普法,努力建设“法治相山”,提高全社会的法治化水平。扎实推进“平安相山”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强化群防群治,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努力为人民群众创造安定、有序的工作生活环境。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活动,切实加强安全生产监管,确保全年无重特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发生。坚持以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群众利益无小事,没有比群众利益更大的利益,没有比群众呼声更强的民意,全力解决群众的合理诉求,确保社会大局持续和谐稳定。

 

四、全面提升科学发展的执政水平

 

    各位代表,面对发展的重任,肩负人民的重托,我们将倍加珍惜科学发展、特色发展的宝贵机遇,担当起率先发展的历史使命,聚精会神搞建设,心无旁骛谋发展,以发展的新业绩、新成效取信于民。

    把理论学习落实到科学决策上。建设学习型政府,不断提高驾驭科学发展的能力。继续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加强政府各部门领导干部的教育培训,加强与先进地区的学习交流。把政府工作的重点、政策支持的重点、财力保障的重点,放在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创新行政决策机制,完善重大事项集体决策、专家咨询、社会公示与听证相结合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努力提高政府科学决策水平。

    把转变职能落实到依法行政上。建设法治型政府,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严格执行政府工作规则,提高科学理政、依法行政、从严治政的能力和水平。夯实依法行政基础,自觉接受人大和政协的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和政协委员提案,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以及各人民团体的意见和建议,重视人民群众和新闻媒体监督,坚持把权力运行置于阳光之下。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健全责任追究和绩效考评机制,使各项工作责任有主体,实施有监督,结果有考核,优差有奖惩。

    把作风建设落实到提高效能上。建设效能型政府,全面加强政府作风建设。坚持把抓落实摆在政府工作首位,健全工作快速推进机制,对既定的工作任务和规定的工作程序,雷厉风行抓好贯彻落实。深入开展“大走访”活动,扎实开展调查研究,切实增强抓项目的本领、解难题的能力、促发展的水平。加强机关效能建设,落实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和首问、首办负责制。强化团结协作,强化督查督办,强化考核奖惩,强化行政问责,扎扎实实、保质保量干好每一项工作。加强政务信息化建设。深化政务公开,增强信息公开的普及性和便民性。

    把廉政建设落实到塑造形象上。建设廉洁型政府,以清正廉洁的政府形象取信于民。时刻保持警钟长鸣,注重惩防并举,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坚持不懈地加强廉洁从政教育。坚持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建立健全对领导干部、人财物管理使用、关键岗位的监督和制约机制,全面推行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全面推行规划、招投标、建设、管理等“八公开”制度,对政府重大投资工程实行全程跟踪审计。强化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完善部门预算、政府采购、重大开支等各项制度。加强公务接待和公务用车管理,坚决取消不必要的经费开支,把有限的财力更多地用于改善民生、加强社会建设,努力营造风清气正、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

    各位代表,站在新起点、展示新作为、谋求新发展。让我们在中共相山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区人民,抢抓新机遇,应对新挑战,乘势而上,开拓创新,全面完成今年的各项目标任务,当好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排头兵,努力在“推进科学发展、建设幸福相山”的伟大征程中谱写出新的篇章!

 

 

 

     

 

 

     

附件:

 

    ①“四区”建设:即“食品产业聚集区、现代服务业核心区、城乡一体化先行区、和谐优美宜居区”建设,区“十二五”规划把“城乡一体化先行区”调整为“城乡一体化示范区”。

    ②形象和产业“双提升”工程:为加快凤凰山食品经济开发区建设,打造黄淮海食品工业高地,2011年区政府制定了“12333”提升计划。“1”是围绕打造“全国一流食品制造业基地”这一目标,“2”是推进形象和产业两大提升。“333”分别是:产业招商抓三好,即策划、储备一批好项目,组建、强化一支好队伍,建立、健全一套好机制。项目推进抓三进,即统筹协调推进,自我加压逼进,全员服务促进。园区平台建设抓“三提高”,即多方筹集资金,提高园区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设置合适的投资门槛,提高土地利用的集约效益;培育支柱产业,提高园区经济的综合实力。

    ③汽车4S店:4S店是一种以“四位一体”为核心的汽车特许经营模式,包括整车销售、零配件、售后服务、信息反馈等。它拥有统一的外观形象,统一的标识,统一的管理标准,只经营单一的品牌的特点。

    ④限额以上商贸企业:是指年销售额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企业;年销售额500万元及以上零售企业;星级宾馆饭店和年营业额200万元及以上餐饮企业。

    ⑤安徽省城市商贸服务业发展示范区:“安徽省城市商贸服务业发展示范区”试点工作于2007年由省商务厅、财政厅联合开展,旨在进一步推进内外贸一体化,丰富商品供应种类,提升消费服务水平,完善城市消费功能,方便和扩大居民消费,构建城乡现代流通体系。示范区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培育重点商贸服务企业,发展商贸便民服务网络,创新社区商业发展模式,营造良好商贸发展环境。目前全省共组织开展了三批试点工作,2007年芜湖市镜湖区被列为第一批试点区,2008年,合肥市庐阳区、黄山屯溪区被列为第二批试点区,2010年淮北市相山区、滁州市琅琊区被列为第三批试点区。

    ⑥“四有”目标:持续加强社区建设,城市社区基本实现有人办事、有钱办事、有地方办事、有章理事的“四有”目标。

    ⑦社区“网格化”管理:是加强城市基层社会管理的一种新型管理模式,以西街道办事处为试点,正向全区城市社区逐步推开。各社区以区域地理图为基础,依据户籍人口、流动人口、管辖面积、居民区楼群、驻区单位等划分一个个网格状单元。一个社区一般划分为6—12个网格,每个网格管理150—300户、500—1000人,最小的网格不少于3栋楼,大的网格管理500户、1500人。每个网格明确一名网格员,负责网格内的计生、信访调解、民情收集、楼道卫生等工作,社区每月对其进行考核。每栋楼推选出楼栋长,负责收集本楼道人员的情况并及时同网格责任人报告有关信息。各社区健全完善“一站式”服务大厅、社区党员服务站、社区市民学校等便民服务网点,公布工作制度、服务项目、服务时间,发放便民利民服务卡和社区干部联系方式,做到及时为居民服务。

    ⑧“521”工程:在区委六届八次全体扩大会议上提出,即充分利用土楼村紧邻凤凰山食品经济开发区的有利区位,结合土地塌陷村庄搬迁,建设5万人规模的凤凰新城;强化钟楼作为渠沟镇中心城镇的发展定位,利用现有公共基础设施和产业基础,建设2万人规模的钟楼小城镇;发挥张集与永城、萧县毗邻的区位优势,扩大和改造张集综合批发市场,建设1万人规模的张集小城镇。

    ⑨廉租房、公租房:廉租房,是指政府以租金补贴或实物配租的方式,向符合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住房困难的家庭提供社会保障性质的住房。廉租房的分配形式以租金补贴为主,实物配租和租金减免为辅;公租房,全称为公共租赁住房,是指政府投资并提供政策支持,限定套型面积和按优惠租金标准向符合条件的家庭供应的保障性住房。2011年,市委、市政府下达我区2000套廉租房、1500套公租房建设任务,我区分别在金河路北、202省道以西地块和南湖路西、方顶社区地块,建设廉租房、公租房。目前,廉租房、公租房项目正在加快建设。

    ⑩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主要是指从事同类产品生产经营的农户自愿组织起来,在技术、资金、信息、购销、加工、储运等环节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以提高竞争能力、增强成员收入为目的的专业性合作组织。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建立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不改变现有的生产关系,不触及农民的财产关系,适应了农村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11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位于渠沟镇钟楼村(101省道南侧),总规划

面积2万亩,核心区占地3000亩,建设原则为政府引导,企业入驻、统一规划、市场运作、企业化经营。目前,一期已经建成,二期正在加快建设。

    12“四个一”拆迁模式:坚持“和谐征迁、依法征迁”的理念,全面推行一次性签协议、一次性补偿、一次性搬迁、一次性拆除的“四个一”征迁模式,加快推进重点项目房屋征收工作。

    13“四定两保”责任机制:为强化服务保障,2011年建立了“定时间、定目标、定责任、定奖惩,保按时开工建设、保按时竣工投产”的“四定两保”责任机制,协助企业解决建设发展中的难题。

    14新兴产业:中共中央在关于“十二五”规划的《建议》中强调,要科学判断未来市场需求变化和技术发展趋势,加强政策支持和规划引导,强化核心关键技术研发,突破重点领域,“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建议》还明确提出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七大产业。

    15“3113”产业提升计划:为加快食品产业集聚,全力打造全国一流的食品制造业基地,2012年,凤凰山经济开发区工业投资30亿元以上、入区企业100家、实现产值100亿元,销售收入5亿元以上企业3家。

   16冷链物流:泛指冷藏冷冻类食品在生产、贮藏运输、销售,到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食品质量,减少食品损耗的一项系统工程。它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制冷技术的发展而建立起来的,是以冷冻工艺学为基础、以制冷技术为手段的低温物流过程。

    17城市综合体:是将城市中的商业、办公、居住、旅店、展览、餐饮、会议、文娱和交通等城市生活空间的三项以上进行组合,并在各部分间建立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助益的能动关系,从而形成一个多功能、高效率的综合体。城市综合体基本具备了现代城市的全部功能,所以也被称为“城中之城”。

    18“新网工程”:为健全农村市场体系,发展适应现代农业要求的流通产业,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决定实施“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工程”(简称“新网工程”)。“新网工程”旨在大力发展农业生产资料现代经营服务网络、农副产品市场购销网络、日用消费品现代经营网络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

    19“九千一万”工程:充分发挥渠沟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的引领作用,在渠沟镇打造千亩农产品物流基地、千亩温室蔬菜基地、千亩食用菌基地、千亩山药基地、千亩中药材基地、千亩山芋基地、千亩大樱桃基地、千亩石榴基地、千亩花卉苗木基地及交易市场、万亩优质蔬菜,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农业增效,提前实现“十二五末农民人均纯收入超万元”目标。

    20“六机制一奖励”:为进一步加大对违法建设的防控力度,严厉打击非法圈地、占地和违法建设行为,2011年,相山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相山区违法建设管理办法》规定,建立属地管理责任制、日常巡查报告制、包保责任制、联合执法制、拆违责任制、责任追究制,同时,区财政每年设立100万元违法建设防控奖励基金,用于奖励在防控违法建设工作中突出的先进单位和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