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解读】安徽日报:煤城的绿色嬗变

字体大小:【
浏览次数:信息来源: 相山区人民政府发布时间:2020-08-26 15:26

淮北市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将昔日煤灰蔽日的“矿山城市”打造成山水在城中、城在山水中的“公园城市”——

煤城的绿色嬗变




作为全国知名煤炭资源型城市和能源基地,淮北建市60年来,为国家贡献原煤10亿多吨、输电数千亿度,也付出资源锐减、生态环境恶化等沉重代价。党的十八大以来,淮北市确立了“中国碳谷·绿金淮北”发展战略和“一二三四五”总体发展思路,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以人为本、产城融合,成功将昔日煤灰蔽日的“矿山城市”打造成山水在城中、城在山水中的“公园城市”,获评中华环境优秀奖、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森林城市、绿化模范城市。

治疗“疤痕”

“圆梦”碧水蓝天

绿金湖地处淮北城区,于2019年在淮北市民面前惊艳亮相,而其前身,则是采煤沉陷区,“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

精心治理之后,这里有了大变化。现如今,已经成为集生态修复、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旅游休闲为一体的城市中央公园。

“有碧水蓝天,有游鱼戏水,有笑声朗朗……”家住淮北市温哥华城的纪先生,如今经常到绿金湖内的圆梦岛上散步休闲。

据介绍,经过合理规划设计和综合治理的绿金湖,已是全国地级市中面积最大的人工内湖,成为淮北西部老城与东部新城的中间衔接带。治理形成的2.45万亩可利用土地,能容纳约8万人,可出让建设用地约8000亩,预期直接收益300亿元至500亿元。

曾经,淮北强健的身躯上留下了不少因采煤而留下的“疤痕”,成为这座城市发展的最重“难题”和最大的民生“痛点”。面对沉陷深浅不一难题,淮北提出做精“水文章”,立足“深改湖,浅造田,不深不浅种藕莲”方案,对淮北矿业6对矿井开采形成的沉陷区进行深挖造湖;对沉陷深度在0.5米以内的浅层区域,采用“推高填低”平整土地的方式,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对沉陷深度在0.5米至2米以内的区域,采用“挖深填浅”的方法,挖塘发展种养业,让废弃地变成“聚宝盆”。

水是城市之魂。记者了解到,淮北市大力推进采煤沉陷区改造工作,利用4000公顷采煤沉陷永久性水面,因地制宜,化害为利,先后实施南湖、绿金湖、碳谷湖等治理工程,在城市中心形成面积达50平方公里的国家城市湿地公园。

在此过程中,淮北市推动城市发展逻辑由“产城人”向“人城产”转变,在碳谷湖、绿金湖、南湖等组成的中心湖带,以及南山、榴园、龙脊山等风景区连接的生态绿脉之间,规划建设绿金科创大走廊,在湖畔美景旁嵌入科研院所、科创中心、高层次人才公寓等设施,在青山掩映中布局陶铝新材料、新能源电池等创新产业,以良好生态优势促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推动高质量发展。

大数据助力

采煤更智能

一直以来,煤炭开采业因其高强度、高危险性作业模式饱受诟病。近年来,淮北矿业集团大力推进绿色矿山建设,以智能化为重要抓手,走出一条既促进矿山经济发展、又有效保护矿山生态的新路子。

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集团智能化开采工作面,割煤、移架、推溜等常规化操作均可实现“无人化”,人工干预的工作主要是巡检、维修等方面,原来需要40余人的工作面,现在仅需要8个人就可以满足生产需要。2019年,淮北矿业集团在3个薄煤层、5个中厚煤层推进智能化开采,通过提高智能化综采覆盖率,实现矿井“一井一面”集约、高效生产模式。

淮北矿业集团信湖煤矿是安徽省“861”计划重点建设项目之一,其项目建设被列为淮北矿业集团2020年“五件大事”之一,力争今年完成首采面掘进准备工作。

提起压风机自动运行系统,相关负责人介绍:“以前,在压风机房工作,每班需要2人至3人,机房噪声大,长时间工作对职工的听力健康有不良影响。现在,通过综合自动化系统和智能监测系统,不仅可以实时监测流量、排气温度、进气温度等数据,还可以根据用风量实现自动管控,达到无人值守的目的。”

在信湖煤矿,井下中央泵房的永久排水系统也实现了自动化向智能化的转变。何为智能化?利用超声波传感器进行水位监测,系统可以根据水位情况自行启动开泵数量,初步实现了“自监测、自运算、自判断、自执行”的智能化永久排水系统。

人员精准定位是智慧矿山建设的标志。在信湖煤矿,一顶普通的安全帽,配置了一台信息化矿灯,就具备定位、通信、报警、寻呼、环境感知、姿态感知等多种功能,可以随时掌握井下作业人员的位置、姿态、工作状态等。

记者了解到,该矿已建成的副井提升、电力监控、排水集控、压风机自动运行等子系统实现远程集控、无人值守,而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等技术也将在煤矿安全生产中得到应用,为这座智慧矿山建成投产插上腾飞的“翅膀”。

延伸煤炭链条

冲刺千亿基地

在安徽(淮北)新型煤化工合成材料基地,临涣中利发电有限公司利用煤矸石、煤泥和混煤发电、供热,形成环保、经济效益、就业等多赢的局面。

同样是在这个基地内,安徽瑞柏新材料有限公司项目现场,工人们正在各个施工面忙碌着。该公司生产出的醋酸乙酯是绿色环保型溶剂。另外,该公司开发了电子级产品生产工艺,主要用于锂电池电解液、制药行业的溶剂等,填补了国内空白。“项目所使用的甲醇、乙醇等原料,则是依托煤炭,就地取材。”公司负责人介绍。

记者从安徽(淮北)新型煤化工合成材料基地管理委员会获悉,淮北市加快传统产业绿色改造,推动煤炭从工业燃料转变为基础化工原料、高端工业材料,形成“煤-焦-化-电-材”循环经济模式,将煤炭“吃干榨净”,不断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卖出数倍、十几倍于原煤的“好价钱”。

此外,淮北市推动传统火力发电向更加节能环保迈进,总投资54亿元的平山电厂二期1×135万千瓦新型高效发电机组每发一度电仅耗煤251克,代表世界最先进水平,在第30届国际电力大会上获“年度全球洁净煤领导者奖”。

据介绍,围绕建设碳基、硅基、铝基、生物基、高端装备制造、大数据产业“四基一高一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淮北市不断推动产业向产业链、创新链最高端攀升。其中,安徽(淮北)新型煤化工合成材料基地实现年销售收入200多亿元,是国家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吸引了一大批淮海经济区优质化工企业落户,未来五年将打造成为“千亿元产值的碳基产业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