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相山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字体大小:【
浏览次数:信息来源: 相山区人民政府发布时间:2013-04-12 10:31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 — 2013年4月11日在区十届人大三次会议上

王  波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积极作为,全面实现首季“开门红”


今年以来,在中共相山区委的坚强领导下,按照市委、市政府建设“精致淮北”的战略部署,围绕“加快科学发展,建设幸福相山”这一主题,集中抓经济、重点抓招商,关键抓项目、突出抓环境,全区经济社会呈现平稳较快的发展态势。

一是综合实力逆势上扬。全区上下努力克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城乡消费低迷、投资增幅缓慢等一系列不利因素影响,不畏难、不懈怠,同心协力,积极作为,各项工作加快推进,并取得了预期成效。一季度,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5亿元,同比增长18.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3.2亿元,增长34.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5亿元,增长33.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1亿元,增长16.1%;财政总收入3.44亿元,增长32.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4亿元,增长53.2%。主要经济指标均超序时进度完成,全面实现经济社会发展首季“开门红”。

二是产业发展提速加快。全力推进工业经济发展。凤凰山食品经济开发区扩区工程加快推进,基础设施规划、项目征地等前期工作同步实施。5.3万平方米的三期标准化厂房投入使用,供热、路网、绿化、物流园等配套工程全面启动建设;食亿鲜食品和温州食品工业园首批建成的5家食品加工企业即将试生产,北京东航食品、食味坊果蔬加工等签约项目全面开工,中坤元、中奥科技等投资超亿元项目签约入驻凤凰山新兴产业集聚区。强力推进商贸项目建设。曼哈顿国际大酒店投入运营,大润发项目二期即将建成;国购商业广场、恒基城等城市商业综合体项目正加快建设;宝迪总部、政通梦幻王国等重点商业项目进展顺利;龙街、南湖路两条特色商业街正在加快实施。精心筹备2013中国(淮北)第二届食品工业博览会,落实参展企业227家,超额完成市下达的目标任务。

三是招商引资超前谋划。积极推进项目库建设。围绕食品产业及商贸服务业,编制完成投资规模大、产业链条长、牵动性强的大项目80个。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考核奖励办法,实行项目引进保证金和“捆绑”招商制度。积极开展“走出去”和“请进来”招商活动,先后组团赴山东、天津、浙江、台湾等地开展招商,接待外地客商50批次。一季度,全区签约食品加工及商贸项目18个,认定亿元以上招商规模项目5个,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31.3%。南京雨润、福建中绿、天津康师傅等26个重大项目正在紧盯不放、跟踪洽谈,并初步达成投资意向。

四是城乡统筹协调共进。城市建设加快推进。有序实施重大项目拆迁,启动红星美凯龙、华亿等城市商业综合体项目;加快安置房和保障房建设,城里社区、翠苑小区拆迁安置房主体封顶,方安小区二期安置房开工建设,桥头、方顶、丁楼等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快速推进。一季度,开工建设保障房、安置房面积28万平方米,完成年度计划的40%。美好乡村建设美好开局。张集小城镇特色商业街主体工程建成,村民集中居住区加快建设,村民服务中心、道路、垃圾中转站等配套设施同步推进;郭王老村整治即将全面完成,村民统建房及学校、卫生室、服务中心等配套项目正在加紧施工。农业产业化和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一季度,完成土地流转2500亩,完成全年任务的50%;规模种植芦笋1000亩、蓝莓1000亩、花卉500亩。全面实施“安徽省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制定了《相山区森林增长工程实施规划(2013-2016)》和《相山区2013年千万亩森林资源工程增长实施方案》,春季植树造林4450亩,在全市率先超额完成市下达的年度目标任务,受到市委、市政府的通报表彰。

五是社会建设不断加强。创城工作全面推进。推行“五子登科”考核模式,完善城市管理督查考核办法;持续开展规范摊群点、餐饮业油烟等市容环境专项治理,集中开展清理卫生死角、清理小广告和清理小菜园“三清”行动,继续加大老城住宅小区改造力度,启动19个老城居住小区综合整治工程,市民居住环境不断改善。高度重视民生民计。今年25项民生工程任务全部分解到位,补助类项目有序发放,工程类项目全面启动,6000万元区级配套资金筹措到位。加强城市管理网格化建设,建成全区社会服务和管理综合网络平台。积极推动创业带就业,成功组织开展了“春风行动”专场招聘会,116家企业参加招聘活动,一季度新增就业人员1773人。积极推进财税体制改革,渠沟镇实行分税制,建立凤凰山食品经济开发区独立财税体制。按照政区合一模式,成立了凤凰山食品经济开发区社会事务服务中心,渠沟镇部分行政村移交开发区管理。加大计生奖励扶助力度,城市流动人口计生工作位居全省先进行列。强化源头管控,城乡违规占地、违法建筑得到有效控制。切实加强安全生产监管,瓶装液化气、烟花爆竹等专项整治成效显著。积极开展区领导开门接访、带案下访,一季度区领导接访187人次,销号解决信访问题41件,社会大局持续和谐稳定。

今年以来,区政府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区委关于密切联系群众、改进工作作风的有关规定,围绕年初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严格责任制,制定路线图,落实时间表,敢于担当责任,不回避矛盾、不绕开问题,系统性谋划、创造性工作、整体性推进,实现重点工作的新突破;切实加强政府自身绩效考核,建立健全现场督办、跟踪督查、专项通报、责任追究等制度,切实做到“说了算、定了干,出真招、见实效”,机关干部的落实力、执行力在抓项目、促发展、保民生的工作实践中得到进一步提升。

各位代表,全力推进区政府工作,离不开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离不开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和支持,更离不开全区干部群众的同心同德、奋力拼搏。在此,我谨代表相山区人民政府,向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干部、职工,向驻区武警官兵和政法干警,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离退休老同志,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相山建设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争先进位,奋力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各位代表,站在新的起点,面对新的形势,实现新的跨越,我们必须进一步深化对区情的认识。今年一季度,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成绩明显好于预期,但是,由于受宏观经济的影响,投资及消费低迷、财政增幅缓慢在未来一段时间还将持续存在;企业融资难、招工难以及项目用地难的问题暂时还不能从根本上得以解决;民生领域、社会管理、政府效能等方面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干部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强化。总体来看,我们仍处于负重爬坡阶段,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因此,作为淮北市中心城区,我们必须以更大的气魄、更坚定的信心和更有力的举措加快科学发展和跨越式发展。

今年,市委、市政府提出打造“产业精良、文化精深、城市精美、作风精细”的精致淮北,对相山区“科学发展、率先发展、转型发展、特色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进一步提升相山区综合竞争力,确保并超额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任务,实现“争先进位”目标,下一阶段,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工业强区不动摇,切实增强科学发展的硬实力

做优产业发展平台。围绕建设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目标,超前谋划,加快完善凤凰山食品经济开发区发展规划。全力打造食品特色园区,启动生物科技园、物流产业园、白酒饮料产业园、合作共建园、创业产业园等五个“百亿园中园”建设。继续推进凤凰山食品经济开发区形象提升工程,开工建设凤凰山物流园和开发区综合服务区,启动热气管网、食品博览园等配套项目建设,4月份全面启动湘西沟景观整治,上半年建成食品文化主题雕塑园,黄淮海食品工业研发中心和安徽省食品检测中心淮北分中心投入运营,不断优化凤凰山食品经济开发区发展环境。加快凤凰山新兴产业集聚区配套设施建设,确保全年入驻并建成5家以上超亿元工业项目。

做大工业经济总量。完善区领导联系重点项目工作机制,建立食品安全、环境保护、企业用工“三大”联盟,持续推进产业提升工程。加快丰益大豆蛋白、美国新选择食品等27个项目建设,确保年内中奥科技、中央厨房、中易物流等项目达到招商规模项目认定标准,温州食品工业园第二批10家食品加工企业建成投产,山东凤湖香精、广西周氏蜂蜜、淮海食品科技等22个项目投产达产。加强工业经济运行调度,定期召开经济形势分析会,促进工业经济快速增长,确保全年工业投资增长20%,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5家以上,力争培育年产值超亿元企业20家,其中产值超10亿元企业3家。

做强产业发展支撑。大力实施科技、品牌“两创新”工程,积极开展科技提升园区和“产学研合作推进年”活动,加快推进产业、园区、企业“三升级”,实现科技、金融、经济融合发展。积极组织申报市级、省级乃至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支持企业争创中国驰名商标和安徽省著名商标,不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支持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快速发展,筛选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带动作用大的技术改造项目,全力推动产业升级,确保全年工业技改投资增长25%以上。

(二)坚持现代服务业发展不动摇,切实增强科学发展的支撑力

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以荣获“省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为契机,加强服务业政策研究,通过规划引导和政策扶持,稳步推进淮海西路凤凰山食品经济开发区沿线商业开发。上半年编制完成凤凰山食品经济开发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规划。以科创大厦为依托,突出发展科技信息、资产评估、市场研究等现代服务业,加速生产性服务业有效集聚。全力做好2013中国(淮北)第二届食品工业博览会筹备工作,确保博览会期间签约项目不低于15个,进一步提升食品工业与服务业融合互动发展水平。扶持发展外向型企业,积极做好进出口孵化工作,努力扩大进出口规模,确保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5%以上。

推进生活性服务业发展。巩固“省城市商贸服务业发展示范区”建设成果,提升各类便民商业网点服务水平,打造社区商业发展新亮点。围绕居民生活需求,加快发展餐饮住宿、休闲娱乐、家政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繁荣活跃消费市场。扎实推进国购商业广场、恒基城、温哥华大酒店等19个重点商贸项目建设,确保年底宝迪总部大厦投入使用。强化商业运行监测,统筹做好东方百货二期、乐天玛特兆基家居店、全聚德南黎路店等项目前期工作,力争早日开业运营。确保全年新增限额以上商贸企业20家,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2%以上。

推进特色商业发展。积极推进“新网工程”、“农超对接”工程,注重培育农村现代物流配送中心。抓好村镇银行试点工作。制定全区专业市场及特色街区发展扶持办法,引导兆基家居城、盛世商贸城等商贸企业扩大规模,支持大华电脑城、久兴购物中心等大中型批发市场做大做强,加快推进淮北汽车城二期、凤凰山物流园、义乌小商品市场等专业市场建设。培育金色云天项目玖隆APM国际商业街、桓谭路等一批新型商业街区,规划建设方安路、凤凰山特色街区,确保全区特色街区建设取得新进展。

(三)坚持城乡统筹不动摇,切实增强科学发展的带动力

加快农业发展现代化。科学编制全区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加大农业招商力度,着力引进高效农业项目。采取政府引导、科技引领、企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创新管理模式,实现凤凰山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两季有花、四季常青,为农业生产发展提供全程服务和指导。加快高效农业基地建设,全年新增农业产业化企业10家。依托凤凰山食品经济开发区,延伸农业产业链条,推动农副产品种植养殖、深加工和销售产业化发展,提升农产品附加值,积极打造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样板。

加快乡村建设美好化。通过专项资金扶持和以奖代补的方式,鼓励、引导社会资金参与美好乡村建设。坚持把美好乡村建设与园区发展、集镇建设、土地流转、产业调整、公共服务提升结合起来,实现三次产业发展有效对接,打造以产业为支撑的“1213”相山特色美好乡村建设模式。加快推进郭王、张集两个示范中心村建设,确保6月底郭王村统建房及村民服务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坚持发展生态旅游,精心编制旅游规划,启动集种植、采摘、品尝、观光为一体的农耕文化展示体验园、农家餐饮服务特色园建设,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旅游休闲观光农业。

加快农村管理社区化。创新农村社会管理模式,积极推进农村管理社区化。以土楼御景苑、桥头万家花城,以及即将建成的郭王村统建房、张集村民集中区为试点,研究探索引进城市社区管理服务模式,突出“农”字特色和地域特色,构建公共服务管理体系、社区服务体系和安全管理体系。全面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切实抓好农村改水改厕、清扫保洁等工作。继续推进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努力实现农民生活市民化,农村管理社区化。

(四)坚持提升城市建管不动摇,切实增强科学发展的软实力

着力保障城区建设。全力推进城里社区、怡和佳园、方安小区二期等11个征迁安置房项目建设,开工建设流河路、方安小区三期等征迁安置房,确保翠苑小区、顺和家园等征迁安置房年底交付使用;加快推进丁楼公租房和凤凰山食品经济开发区企业保障性住房项目建设,确保桥头、方顶保障性住房项目9月底建成并交付使用,不断改善群众居住条件。继续加大老城住宅小区改造力度,序时推进19个小区综合整治工程,着力提升城市形象。积极推进红星美凯龙、华亿等城市商业综合体项目的房屋征收工作,确保全年完成房屋征收面积20万平方米。

着力创新城市管理。深入推进城市管理督查考核,加快建设区、街道、社区三级信息化综合网络平台,全面推进城市管理数字化,提升城市管理网格化、市场化、精细化水平。分类指导、稳步推进物业管理工作,实现新建小区、新改造小区物业管理全覆盖,切实做好开放式小区物业管理工作。加大对物业管理公司监管力度,打造相山庭院等物业管理亮点小区。强化城区背街小巷规范化建设,有序推进环卫工作市场化。坚持疏堵结合,严厉查处各类违法建筑,着力营造良好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

着力深化创城工作。按照“创城三年行动计划”,序时推进创城工作。加大硬件设施投入,加快区图书馆、档案馆、文化馆“三馆”升级改造;采取新建、改造、购置等方式,年内建成6个300平方米以上社区服务中心用房;实施镇、街道提升工作亮点工程,着力打造一批亮点社区、特色街道。深入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和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着力营造创城氛围;扎实推进文明创建城乡联动,继续开展“清洁乡村、美化家园”活动,切实提升城乡创建水平。

(五)坚持开放创新不动摇,切实增强科学发展的推动力

注重在健全招商机制上下功夫。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精心谋划招商项目库和信息库,注重发挥企业、商会、协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实施点对点精准招商。建立“12+2”招商模式,强化开发区、镇(街道)、重点部门招商主体责任。进一步健全招商项目考核、评价机制,继续推行项目入园评审制、履约保证金制和领导联系帮扶制,完善“五个一”、“四定两保”推进机制,切实提高项目签约率、开工率和竣工率。着力抓好金地广场、真棒特糕点加工等42个续建项目跟踪服务工作,确保年内建成。

注重在挑商选资上下功夫。围绕食品、商贸两大主导产业,以及新材料、新技术等新兴产业,盯紧世界500强、行业100强,以及央企、大型民企、上市公司等重点企业,着力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产业关联度高、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实现招商引资由注重数量向质量和数量并重转变。重点跟踪南京雨润、厦门中绿、天津康师傅等重大食品项目,实现凤凰山食品经济开发区引进全国食品行业100强大项目“零”的突破。确保三季度引进内资120亿元人民币、外资7000万美元、规模项目20个,超序时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注重在发展民营经济上下功夫。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意见,努力在改善金融服务、加强用地保障、强化人才支撑等方面,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支持,把各项优质服务落到实处。深入推进“万千百十”工程,制定个性化方案,帮助企业解决面临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尽责尽力支持民营经济快速发展。鼓励、引导民营企业依托政策优势,整合各类要素资源,创造条件向高科技产业和国内、国际资本市场渗透,加快向规模化、集团化、证券化迈进。制定企业纳税考核奖励办法,评选年度工业纳税十强企业和服务业纳税十强企业。确保全年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增长15%,新增私营企业700户、个体工商户6000户。

(六)坚持刚性财政预算不动摇,切实增强科学发展的保障力

加大财源培植力度,做到生财有道。向政策要财源。认真研究产业发展政策,加大对企业在技术创新、成果转化、融资担保等关键环节的扶持力度,积极争取中央和省、市专项资金及更多的优惠政策支持。向企业要财源。继续全力支持好、协调好、服务好各类企业发展,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好项目审批、项目用地、融资担保等问题,优化企业发展环境,着力培植财源。向项目要财源。紧紧盯住大项目,倾心服务大项目,加快建设大项目,特别是今年区委、区政府确定实施的26个重点建设项目,把握“开工、竣工、投产”三大关键环节,督促项目尽早建成运营,尽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加大财税征管力度,做到聚财有方。全面启动税源社会化管理,积极开展税源普查,摸清全区重点税源和零散税源底数,掌握税源分布状况及其构成,建立税源动态管理台帐。切实抓好财税征管。建立税源信息交流共享机制,加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管理薄弱环节的税收征管,努力从税收政策执行上纠偏堵漏,着力构建以信息化为支撑的现代化税收征管体系。认真做好财税分析。针对经济运行中的新情况、新变化、新问题,加强财税运行调度,及时调整完善征收措施,增强财税工作的预见性和主动性,确保财税与经济协调增长。

加大财政保障力度,做到用财有度。保障重点领域支出。坚持以财政资金的“集中、统一、高效、规范”使用为目标,牢固树立勤俭办事、“过紧日子”的思想,统筹预算内与预算外资金,量入为出、量力而行,坚持集中财力办大事,发挥财政“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保证年初确定的重大项目、重点工作和民生工程等重点领域资金及时足额拨付到位。控制一般性支出。严格执行“三公”经费管理的有关规定,压缩车辆、会议、接待等一般性支出,做到一般性支出“零增长”;坚持厉行节约、勤俭办事,坚决反对各种铺张浪费现象,做到财尽其用、用当其时、用当其所。

(七)坚持注重社会建设不动摇,切实增强科学发展的凝聚力

巩固提升民生工程,全面完成年度25项民生工程任务,建立项目管护机制,确保民生工程项目持久发挥效益。实现农村低保、新农合、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与财政增长同步增加,努力实现城乡全覆盖;加快城乡居民养老体系建设,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和文化建设投入。全面完成年度保障性住房工程建设任务。积极落实收入倍增计划,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开展组织起来培训、组织起来就业活动,确保新增城乡就业8000人。超额完成学前教育(2011—2013)三年行动计划,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做好教育资源布局规划与调整,加快中小学校标准化和校舍安全工程建设。加强流动人口计生管理与服务工作,切实稳定低生育水平。进一步加强统计工作,扎实做好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积极开展双拥共建活动,做好拥军优抚工作。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人民团体的重要作用,支持其依法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认真开展机关事务、档案、地方志工作,推进外事侨务、老龄和民族宗教事务工作。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重点抓好非煤矿山、农民自建房、瓶装液化气及烟花爆竹等重点领域安全隐患排查,严防各类安全责任事故发生。扎实推进“平安相山”建设,进一步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逐步化解并处置好涉法涉诉、土地征收、房屋拆迁等信访案件,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勇担重任,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


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完成区委七届九次全会和区十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我们必须抢抓发展机遇,积蓄发展后劲,优化发展环境,凝聚发展合力,切实把发展思路和发展目标转化为全区上下的共同意志和自觉行动。

第一,真抓实干,提升执行力。围绕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各项决策部署,我们应不犹豫、不懈怠、不折腾,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牢固树立刚性的执行理念,形成“执行不讲借口”的作风,勇于担责、敢于负责,下大力气解决推诿扯皮、“中梗阻”和执行难问题,确保政令畅通。深化绩效管理,完善“条块结合”捆绑考核体系,优化政务工作流程,建立健全责权明晰、行为规范、运转协调、相互配合的行政运行机制,高效推进工作落实。

第二,依法行政,提升公信力。增强依法行政观念,严格执行各项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注重加强区政府系统理论学习和法律知识培训,规范执法行为,强化执法监督,提高依法行政水平。自觉接受区人大的法律监督和区政协的民主监督,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的意见,严格按照规定时限、法定程序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健全重大问题集体决策、风险评估和听证制度。积极创新载体,切实加大区政务公开力度,提升政务公开覆盖面,真正做到便民利民。

第三,强化督查,提升保障力。积极创新考核模式。坚持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并重、定期调度和日常督查并举、跟踪督办和问责问效并用的原则,紧紧围绕区重大决策、重点工作开展效能监察,对推进“四化”、征地拆迁、项目建设、民生工程等工作的落实情况进行跟踪督查,盯住不落实的事、追究不落实的人。建立区重点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共同研究制定加快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举措。落实议定事项办理情况反馈与信息交流机制,进一步强化各项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第四,廉洁自律,提升免疫力。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区委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有关规定,全面执行廉洁从政各项规定,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支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制度,严守廉政底线,慎独、慎微、慎行,着力规范和净化工作圈、生活圈和社交圈,教育、引导各级干部把思想和精力用在干事创业和加快相山科学发展上。坚持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从源头上防治腐败,为权力涂上防腐剂、戴上紧箍咒,努力打造一支敬业负责、勤政高效、廉洁奉公的公务员队伍。

各位代表,实现今年的发展目标,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让我们在中共相山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坚定信心,锐意进取,真抓实干,凝聚各方正能量,为打造文明幸福之城、建设精致美丽相山而继续努力奋斗!


名词解释


1、城市商业综合体:是将城市中的商业、办公、居住、旅店、展览、餐饮、会议、文娱和交通等城市生活空间的三项以上进行组合,并在各部分间建立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助益的能动关系,从而形成一个多功能、高效率的综合体。城市商业综合体基本具备了现代城市的全部功能,所以也被称为“城中之城”。

2、安徽省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安徽省人民政府和国家林业局签署共同推进森林增长建设生态强省的合作协议,计划从2013年起,每年造林200万亩以上,到2016年,全省新增森林面积1000万亩。

3、“五子登科”考核模式:是城市管理考核奖惩的一种形象说法。五子分别指“镜子、鞭子、票子、面子和帽子”。其中“镜子”是指城市管理考核标准;“鞭子”是指城市管理考核办法;“面子”是指城市管理考核结果在媒体公示;“票子”是指城市管理奖惩;“帽子”是指城市管理考核结果与责任人员岗位挂钩。

4、黄淮海食品工业研发中心:2012年4月份在凤凰山食品经济开发区揭牌,为全市食品工业发展搭建了更高的“产学研”平台,对于提高食品工业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快相山区食品工业发展升级,将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

5、生产性服务业:是指为保持工业生产过程的连续性、促进工业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提高生产效率提供保障服务的服务行业,是从制造业内部生产服务部门而独立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它依附于制造业企业而存在,贯穿于企业生产的上游、中游和下游,以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作为主要投入品,是二三产业加速融合的关键环节。

6、省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是安徽省委、省政府“十二五”期间的重大战略部署,省发改委在全省范围内选择10个有条件、有特点的县区开展省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旨在建立起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和市场秩序,坚持集聚发展、突出改革创新、提升发展水平、加强组织推进,探索出发展服务业的新途径。

7、生活性服务业:是连接物质、精神产品生产和消费之间的载体,一般包括文教卫生、商贸流通、旅游休闲、娱乐健身、餐饮住宿、交通运输、市政服务等行业,其产品、服务用于解决购买者生活中(非生产中)的各种需求。

8、省城市商贸服务业发展示范区:是省商务厅、省财政厅在全省范围内选择商贸服务业发展相对较好的县区,开展省城市商贸服务业发展示范区建设工作,旨在以政策扶持、规划引导等多种手段培育重点商贸服务企业,发展便民商贸网络,打造新兴商业社区,营造良好的商贸服务业发展环境。

9、“新网工程”:为健全农村市场体系,发展适应现代农业要求的流通产业,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决定实施“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工程”(简称“新网工程”)。“新网工程”旨在大力发展农业生产资料现代经营服务网络、农副产品市场购销网络、日用消费品现代经营网络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

10、“农超对接”工程:是指农户和商家签订意向性协议书,由农户向超市、菜市场和便民店直供农产品的新型流通方式,主要是为优质农产品进入超市搭建平台;其本质是将现代流通方式引向农村,把农户的小生产与大市场对接起来,构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产销一体化链条,实现商家、农民、消费者共赢。

11、“1213”相山美好乡村建设模式:即以省道101为“一轴”,连接凤凰山新兴产业集聚区和凤凰山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两个园区”,以美好大道为“一带”,贯穿张集美好乡村、张集商业街和郭王美好乡村“三个示范点”,形成以产业为支撑的“1213”特色美好乡村建设模式。

12、“12+2”招商模式:为确保全面完成2013年招商引资任务,建立以渠沟镇、凤凰山食品经济开发区、10个街道办事处“12个载体单位”和区招商局、区商务局“2个牵头单位”为责任主体,区领导和相关部门捆绑的招商模式。

13、“五个一”:即实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个班子、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

14、“四定两保”:为强化服务保障,建立“定时间、定目标、定责任、定奖惩,保按时开工建设、保按时竣工投产”的“四定两保”责任机制,协助企业解决建设发展中的难题。

15、“万千百十”工程:即到“十二五”末,淮北市企业总数达到10000户,规模工业企业1000户,超亿元企业500户,产值超5亿元企业100户,产值超50亿元企业10户,产值超100亿元企业5户以上。

16、税源社会化管理:指政府主导,街道、社区为基础,税务机关管理为核心,相关部门根据职责分工协助配合,建立全覆盖式的税源管理模式。税源社会化管理充分发挥街道、社区对辖区工商户生产经营情况熟悉的优势,有利于及时发现、监控税源,共同管住、管好税源,增加税收收入。

17、“四化”: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简称“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