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解读】《相山区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实施方案》

字体大小:【
浏览次数:信息来源: 相山区人民政府发布时间:2019-12-24 14:12

一、决策背景和依据

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的实施意见》(皖政办〔2018〕27号)及《淮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的实施意见》(淮政办〔2018〕27号)要求,为进一步加快我区全科医生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全科医生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中的重要作用,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建立分级诊疗制度,维护和增进全区人民群众健康,促进品质相山建设,现就改革完善我区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二、制定意义和总体考虑

加强全区全科人才队伍建设的组织领导,统筹制定卫生与健康人才培养规划,加强全科医学人才培养,促进全科医学人才供给与需求有效衔接。建立全科医生培养长效机制,实施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推进农村基层本地全科人才培养,鼓励和动员本地考生填报定向培养专业志愿,积极投身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事业。

三、研判和起草过程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遵循医疗卫生服务和临床医学人才成长规律,坚持政府主导,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结合我区实际,持续深化医改,建立健全适应行业特点的全科医生培养、使用和激励机制,全面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为相山区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提供全科医学人才服务保障。

四、工作目标

到2020年,适应行业特点的全科医生培养制度基本建立,适应全科医学人才发展的激励机制基本健全,全科医生职业吸引力和服务能力显著提高,城乡分布趋于合理,全科医生与城乡居民基本建立比较稳定的服务关系,城乡每万名居民至少拥有2—3名合格的全科医生,基本满足全区居民医疗服务需求。到2030年,适应行业特点的全科医生培养制度更加健全,使用激励机制更加完善,城乡每万名居民至少拥有5名合格的全科医生,全科医生队伍基本满足健康相山建设需要。

五、主要任务

(一)加快壮大基层全科医生队伍。加大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力度,订单定向免费培养农村高职(专科)医学毕业生,经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合格后,补充到村卫生室和镇卫生院。组织人员参加省市实施的国家继续医学远程教育培训项目。

(二)加大乡村全科医生岗位培训。加大对乡村全科医生培训力度,提高全科医生首诊能力。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聘用获得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乡村全科医生,力争使乡村全科医生总体具备中专及以上学历,具有执业助理医师及以上资格,合理待遇得到有效保障,基本建成一支素质较高,适应需要的乡村全科医生队伍。

六、创新举措

(一)加强组织领导。区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充分认识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的重要意义,将其作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建设健康相山的关键环节和重大任务,加强组织领导,强化部门协同,明确任务分工,确保各项改革举措落实到位。

(二)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试点探索将签约居民的门诊基金按人头支付给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或家庭医生团队,对于经基层向医院转诊的患者,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或家庭医生团队支付一定的转诊费用,结余资金可部分用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奖励。从糖尿病、高血压、慢性肾功能衰竭等治疗方案标准、评估指标明确的慢性病入手,积极探索特殊慢性病按人头付费,鼓励医疗机构做好健康管理。探索对纵向合作的医疗联合体等分工协作模式实行医保总额付费,并加强考核,合理引导双向转诊,发挥全科医生和家庭医生团队在医保控费方面的“守门人”作用。

(三)加强经费保障。充分发挥财政投入的引导和激励作用,通过政府投入、单位自筹、社会支持等多渠道筹资,进一步加大对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的支持力度,各项补助经费专款专用,不得截留、挪用、挤占。

七、保障措施和下一步工作

广泛宣传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工作的重大意义和政策措施,宣传全科医生的典型事例和在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增进医学生、医务人员、医学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公众对全科医生的了解和尊重,为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工作营造良好舆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