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政协第十届相山区委员会第三次会议
第60号提案的答复
民革相山总支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积极推进老年助餐服务,托起舌尖上的“夕阳红”的提案,现答复如下:
在区委、区政府坚强领导下,相山区民政局坚持需求导向,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原则,积极推进暖民心工程老年助餐行动稳步有力有序开展。
一、开展情况
(一)科学谋划布局,构建多元助餐。
指导各镇街、开发区在综合考虑辖区老年人口规模、就餐需求、服务半径等基础上,依托辖区现有社会餐饮企业、养老服务设施、社区配建用房、机关企业食堂等存量资源,科学合理布局老年助餐点。经认真谋划布局,全区建成的88个老年助餐点,其中依托社会餐饮企业开展助餐59家(社会餐饮占比62%);养老服务设施助餐26家;社区配建用房建设老年食堂2家,机关事业单位食堂开展老年助餐1家。初步形成以社会餐饮企业+助餐为主,养老服务设施、机关单位食堂、社区配建用房新建食堂为辅的多元老年助餐模式。
(二)打造示范样板,推行连锁运营。
各镇街、开发区主要领导亲自谋划、高位推进、坚持示范引领,按照每个镇街、开发区至少建设一个老年助餐示范点的工作目标要求跟踪推进老年助餐工作。全区10个镇街开发区共建成16个助餐示范点,通过示范带动,以点带面,逐步实现老年助餐工作从点到面的布局;按照区暖民心行动调度会精神和安排,到餐饮企业现场实地宣传老年助餐惠企政策,积极引导我区知名连锁餐饮企业利用其门店设置老年餐桌,设置老年优惠套餐,打造老年助餐连锁化运营模式。同时支持指导食品安全和质量有保证的小型餐馆就近为周边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
(三)运用信息手段,实现实时监控。
充分利用老年助餐信息结算系统,实现人脸识别、数据化监管等助餐系统服务功能。为确保每个助餐点熟练掌握使用老年助餐系统,我局对全区88家老年助餐点分批开展了老年助餐服务信息系统培训。
(四)加强日常监管,提升服务质量。
规范服务标准,联合区市场监管部门严格按照《淮北市老年助餐场所建设工作指引》《淮北市社会力量参与老年助餐服务工作指引》对镇街申报的老年助餐点现场核准验收,对暂不具备老年助餐点运营条件的机构取消老年助餐资格或提出限期整改意见;鼓励已运营的单位实施“明厨亮灶”,接受群众监督;联合市场监督管理局对运营的老年食堂(助餐点)开展“ 四不两直”食品安全抽查,发现问题立整立改,确保老年助餐点食品安全。同时组织镇(街)、开发区开展老年助餐工作互查,及时发现问题,交流经验,通过以查促改,以查促进,不断提升老年助餐服务质量。
(五)强化政策解读,扩大宣传效果。
通过报刊、电视、网络、微信、短信等渠道广泛宣传,以点带面,提高老年人助餐服务知晓率。采取多种形式,因地制宜开展宣传。通过学习强国、政府网站、淮北传媒的专题和专栏,全面报道我区老年助餐行动情况,解读重要政策,反映工作进展成效。印制暖民心工程老年助餐宣传海报2000张,宣传折页13000张,更好地宣传了暖民心工程和老年助餐行动。在云集文化广场和两宫广场开展暖民心老年助餐行动政策宣传,现场发放宣传资料2000多份。
二、存在问题
一是现有助餐机构运营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加。试运营期间部分社会餐饮点顾虑太多(主要顾虑是担心老人在助餐场所出现意外,怕承担连带责任,怕老年人就餐聚集影响经济收入),对老年人助餐工作不积极,就餐数据很少,如东岗楼老王牛肉汤、旺小生重庆小面等。有些企业甚至主动退出,如四海永和豆浆大王等。另外因就餐补贴不能及时发放,助餐机构积极性减弱,主动退出或暂停现象陆续出现。二是老年人助餐对政策期望值高(便利、菜品丰富、物美且价廉),希望政府补助再多一些,企业打折再多一些。三是城乡老年助餐工作进展不平衡。与城市相比农村老年助餐工作进展缓慢,由于农村地域广,老年助餐点覆盖范围有限,加上农村老年人消费观念、经济水平、生活习惯等原因,农村老年助餐点对老年人吸引力不足,就餐意愿不强。四是个别老年助餐点商业运作浓厚,推出各种优惠政策吸引老年人办理助餐消费充值卡,一旦助餐点运营不善,老年人充值卡的资金可能存在着损失的风险。五是市开发的老年助餐系统功能仍需进一步完善。部分助餐机构反映市老年助餐系统运行登记慢,导致老人排队等候时间过长。另外人脸识别较差和身份证识别存在问题,导致错刷现象发生。
三、目前工作情况及下一步工作计划
目前巩固提升已建成的老年食堂(助餐点)服务质量。根据已制定的实施方案,下一步我局将围绕下一步目标任务,着力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继续打造示范,构建多元助餐。在新建的嵌入式机构包括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改扩建的利民社区老年食堂,质量上乘、菜品丰富的幸福社区食堂等。丰富了老年人的就餐选择。
二是强化综合监管,做好安全工作。推进老年助餐点规范运营,联合区市场监管局开展执法检查,加强日常监管,确保老年人用餐安全;鼓励运营单位实施“明厨亮灶”,接受群众监督;督促镇(街)、开发区落实辖区内老年助餐服务场所的管理责任,加强定期巡查和不定期督查;适时组织对老年人评价和食品安全等满意度跟踪调查,提升老年助餐服务质量,目前已经暂停老年助餐点102个(次),整改完毕后方可继续营业,如再次发生违规情况,则扣发1季度就餐补贴,第三次发生违规情况的,取消老年助餐运营资格并永不再采纳。
三是加大资金投入,做好保障工作。积极与省、市部门对接,争取上级政策、资金支持。在加大财政投入的同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杠杆效应,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民间资本进入,实现“政府资金搭台、社会资本唱戏”,提高财政资金的乘数效应,从而缓解当前老年助餐点自我造血不足、优惠力度不大致使老人参与度不高等问题。
四是压实各方责任,做好谋划工作。督促指导镇街、开发区继续扎实推进助餐机构建设目标落实,继续挖潜社会餐饮资源和养老服务设施资源,及时补位动态更新老年助餐点,对标分类示范点,立足实际建设老年食堂和助餐点,通过示范带动,以点带面,提质增效,优胜劣汰,确保区级老年助餐机构建设目标任务完成的基础,引导更多优质的连锁餐饮点加入到老年助餐行动。
五是持续开展宣传,做好服务工作。加强对现有老年助餐点的业务培训和指导,继续安排宣传助餐政策和老年信息采集,同时加大入户宣传,通过上门解读政策等形式,向老人和居民宣传助餐等暖民心政策,指导助餐机构采取适时让利、提升服务,充分调动老年人用餐的积极主动性,提升老年群体的政策知晓率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