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山区教育局关于政协相山区第十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27号提案的答复

字体大小:【
浏览次数:信息来源: 相山区教育局发布时间:2025-06-06 10:43

王健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发挥相山教育的资源优势广泛吸纳外来人口的建议的提案,现答复如下:

一、学位供给情况。

目前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在校学生38062人,其中小学27849人,初中10213人。随着张集中学、钟楼中学、长山路小学、翠峰小学、朝阳小学等改扩建项目的实施,特别是2022年淮北师范大学附属相山学校、淮北市翠峰中学、江苏师范大学附属相山实验学校建成并招生,极大缓解了主城区学校招生压力,学位不足问题已经基本解决。

近年来,为发挥高校教育、科研、人才等资源优势,按照“政府建设、高校托管”的办法,相山区政府与淮北师范大学、江苏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共同组建4个合作型教育集团,引进高校专业教育团队,打造以创新人才培养为特色的优质公办学校,2022年办学以来,新增学位7440个,在校学生3813人,吸引1147名非淮北户籍学生来相山就学,占比30.08%非相山户籍占比达60%以上)根据近年来一年级招生数量变化,2023年全区一年级新生招生达到峰值,2024年秋季出现明显下降(幅度为12.3%),预计2025年及以后数年仍将持续。2025年2月,相山区获评全省首批校共体建设试点区,至2027年,全区实现校共体建设全覆盖,力争用3~5年时间,新增10000个优质学位,建成10个优质学校。义务教育学校共有805个教学班,其中小学596个,超56人班级数44个(主要集中在第五实验小学、淮纺路小学、凤凰城学校、三堤口学校、土楼小学);初中209个56人班级数27个(主要集中在太阳城学校)。随着生源不断减少、校共体建设的深入实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的硬性要求,全区大班额问题将逐步化解。

二、师资配置问题。

作为淮北市的主城区,相山区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全区教育事业稳步推进,教育资源进一步优化,全区中小学学生数持续增加。现有中小学教师编制是依据2021年在校生数(没有考虑2022年新增2148人、2023年新增2862人、2024年新增1442人)核定1704人,缺编制412人。预计到2025年秋季学生数还将增加1200人以上,因不能及时进行核编,全区因编制原因只能招聘教师10人,师资缺口进一步加大。

针对全区教师总量不足、工作不稳定对教学质量提高和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一是区教育局积极向市教育局、区委、区政府争取动态调整增加教师编制,及时补充教师。2025年毕业分配定向培养乡村教师23名,公开招募“三支一扶”支教教师10名,拟从杜集、烈山两区跨区域交流教师17名,积极争取招聘在编教师10名。二是拟撤并一批小规模学校。三是继续争取使用“银龄计划”返聘退休教师。四是持续推进“区管校聘”改革,加大交流力度,深入挖潜。确保2025年秋季的基本师资需求。

三、加强教育管理

1.以党建工作为引领,全面提升工作水平。一是深化政治引领。指导各学校党组织认真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学习和研讨,扎实稳妥推进建立中小学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深入实施“党建+课程思政”书记项目,制定《深入实施“党建+课程思政”,推进“三全育人”工作方案》,构建“大思政”格局,推进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二是培树党建品牌,扎实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三岗四心、五育并举”党建品牌为总领,大力培树基层党建“分”品牌。开展“树旗帜、立标杆”活动,组建45支相山“五育”志愿服务队,1000余名党员在疫情防控、文明创城等工作中充分发挥“一面旗”作用。

2.以教育改革为重点,不断完善教育体系。一是抓人事制度改革。在全区范围内,落实“区管校聘”改革,实施“无校籍管理”。积极推动下发《相山区关于推行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的实施方案(试行)》《相山区中小学校长职级制评定办法》,推行校长职级制改革。二是抓办学体制改革。突破行政区划和中心城区、近郊、远郊三个区域界限,以“名校办分校,集团化办学”推动区域教育共进、城乡教育融合发展。成立淮北市第二实验小学、淮北市太阳城学校、淮北市古城路小学、淮北市淮海路小学、相山区淮纺路小学5个教育集团,江苏师范大学、淮北师范大学、淮北市第一中学、南京师范大学深化合作办学,不断扩大教育优质资源覆盖面,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和城乡一体化发展。三是抓教育评价改革。按照“五育并举”的要求,围绕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完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注重凭能力、实绩和贡献评价教师,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的顽瘴痼疾。四是抓教育督导方式改革。在督导工作实践中,按照科学高效的工作原则,打破原来以区域划分责任区的做法,按照不同学段划分为学前、小学和中学三个督学责任区。围绕校园安全、疫情防控、食堂管理、小学科教学、师德师风建设、规范办学等督导重点,发挥引领作用,提高督导水平。五是抓招生制度改革。实行公办民办学校同步报名、同步开展录取、同步注册学籍,主城区学校实现网上报名全覆盖,开启网上报名新模式。

3.以队伍建设为动力,整体提高教师素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先后组织开展“争做‘四有’好老师”“铸师魂、守师道、立师表”和“守教育初心、担育人使命、做师德表率”等专题教育活动,把师德师风建设纳入目标责任制考核,作为教育督导评估的重要内容,建立师德建设责任追究制度。完善教师队伍建设制度体系,有效开展“联片教研”活动,采取以强带弱、同质结合和“片区”集体备课等形式,打磨精品课堂,打造教研团队,实现城乡教师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共同提升。与淮北师范大学、北京国培启航教育科技研究院、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等联合举办各类骨干培训班,每年组织全区约600名学校管理干部、班主任和教师参加培训。同时,加大全员培训的力度,对全区3000余名公民办教师进行全员网络培训。

4.以优质均衡为抓手,不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一是科学优化调整学校布局。全面启动西部学校规划整合,初步形成“三点一线”布局方案,完成张集小学、桃元小学班级整合,桃元小学改为寄宿制小学等规划,实现公办寄宿制小学零突破。二是加快推进基础项目建设。新建淮北师范大学附属相山学校、江苏师范大学附属相山实验学校、淮北市翠峰中学3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改扩建相山区实验中学、钟楼中学、张集中学3所农村寄宿制学校,增加学位6780个,极大缓解了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三是更新完善学校设施设备。加大基础设施资源和优质课程教学资源的统筹力度,帮扶薄弱学校和农村学校整体提高办学水平,大力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区)创建工作。四是大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全力推进“双减”工作落地落实,科学合理确定以“普惠托管+个性化课程”的方式,积极构建“基础服务+拓展服务”体系。实施德育铸魂、智育提质、体教融合、美育熏陶、劳动促进“五大行动”将特色学校创建与地方传统文化、特色体育项目相结合,构建“一校一品”办学格局

5.以普及普惠为原则,全面提档升级学前教育。成立第二实验幼儿园教育集团,以“名园办分园”的形式开办淮北市第二实验幼儿园7所分园;以省一类园第二实验幼儿园为龙头,“孵化”出省一类园1所,市一类园2所,省优秀民办园1所,市优秀民办园7所。成立实验幼儿园教育集团以企业移交的淮矿集团机关幼儿园为龙头,带动工程处幼儿园、金桥家园幼儿园、相西幼儿园以及西部农村4所公办幼儿园,大力提升办园水平

6.以校园安全为保障,大力提升平安校园建设水平。一是巩固“三防”建设。每年投入约376万元聘请安保人员,实现了区属学校、幼儿园专职安保人员配备率100%区属寄宿制中小学校、幼儿园宿舍均已安装光电式独立烟感报警器消防火灾报警器全区一键报警装置安装率达100%建设 “四方联”护校安园队伍、设置护学岗,护学岗设置率达100%全面构建“多位一体”的防体系校园封闭率达100%全区有食堂的公民办中小学及幼儿园72家,“互联网+明厨亮灶”率达100%中小学幼儿园安防建设“4个100%”任务全面完成构筑了平安和谐的校园及周边环境。二是加强安全教育。组织开展消防安全、防震应急疏散演练、“预防青少年溺水”“国家安全教育日”“开学第一课”等一系列安全教育宣传活动。依托学校安全教育平台开展防溺水、防欺凌、防性侵、防电诈等系列安全教育活动。三是完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联合淮师大教育学院继续对广大教师开展心理健康辅导培训工作,切实增强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教师业务技能。委托科大讯飞对全区中小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普测,对监测发现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按照“一生一档、一生一策”的原则,实行“领导班子成员包保,班主任跟踪,心理健康指导老师制定干预方案”的方式,切实保障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四是加强未成年保护工作。创建“检校联建工作室”,组织公、检、法、司等部门,联合开展法律法规进校园活动,通过实地教学、个别辅导等方式对中小学生开展心理健康、防欺凌、防性侵、防电诈等系列教育活动,切实增强未成年人自我保护意识。

四、招生政策变化。

一是降低外地学生入学时对“两个一致”的要求。2024年,根据《关于进一步优化购买我市商品住宅人员子女入学政策的通知》(淮教〔2023〕77号),进一步优化购买我市商品住宅人员子女入学政策,坐落在相山区主城区的市第一实验小学、第二实验小学、第三实验小学、市第二中学、市西园中学等5所学校(本部)学区内购买商品住宅的外市户籍人员子女起始年级入学,需要把监护人一方和入学子女户籍迁至商品住宅地址。其他学校对户籍不做强制要求。对于购买商品住宅由于开发商的原因未能按期交房的业主子女入学,以市(县)住房城乡建设局备案的购房合同中房屋交付时间认定,认定为应交付的,均认定为学区房。

二是广泛吸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全面落实“两为主、两纳入、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入学政策,推动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随迁子女义务教育享有同迁入地户籍人口同等权利。按照常住人口规模配置基本公共教育服务资源,适应学龄人口变化新形势,加强学位动态调整和余额调配。加大公办学位供给力度,推进优质公办学校挖潜扩容,不断提高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比例。义务教育资源充足的非人口集中流入地区要实现随迁子女仅凭居住证入学,取消附加或限制条件。2024年新增淮北市九一〇学校作为定点学校,解决了相山路以东、人民路以北片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七年级入学问题。

五、近年来取得的成绩。

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区教育局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决贯彻省市关于实施德智体美劳“五大行动”全面提高育人质量的重要部署,秉承“五育融合、集团办学”理念,大力实施教育扩优提质行动,全区教育发展呈现新格局、优质均衡取得新突破。2025年2月21日,相山区教育局被评为2024年度“美好相山”建设先进集体。2月24日,区教育局获评安徽省义务教育县域校共体建设试点县(市、区),2025年4月,区教育局获得全国第八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优秀组织奖。

 

办复类别:A类

联系单位:相山区教育局

联系电话:0561-2183661

 

 

 

202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