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志红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规范外卖食品安全监管的意见建议的提案,现答复如下:
一、当前形势
近年来,网络餐饮等新业态快速发展,为消费者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暴露出诸多食品安 全风险,给全国市场监管系统带来了新的挑战。经研判分析,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监管机制滞后:跨部门协同存在职责边界模糊、数据共享不足等问题,导致监管真空。
风险隐患突出:虚假宣传、违规添加、无证经营等问题频发,如外卖餐饮中未办理和使用过期、伪造的食品经营许可证等。
技术挑战加剧:新业态数据量大、动态性强,目前的基层监管力量和监管手段难以实现全链条追溯和实时风险预警。
二、主要措施
(一)完善监管机制,构建全链条责任体系
推行线上线下核查并重机制,针对网络餐饮主体加强核查力度,加强与美团、饿了么的沟通协调,针对网络销售证照公示不全、证照造假、或无实体经营的网络餐饮主体,推送至平台予以下架处理,力争形成“源头治理—过程管控—末端处置”闭环。近期,我区查处2家网络餐饮主体使用鸭肉冒充牛肉的违法行为,已立案严肃查处,形成有力震慑。
(二)强化监督抽查,以点带面提升安全水平
组织执法检查组,对步行街、商超综合体等网络销售聚集地进行“双随机”检查。重点核实线上线下主体资质、注册地址和经营范围,检查餐饮经营单位的证照是否齐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是否执行,外卖食品容器是否合格;加工间的卫生、操作人员个人卫生、食品储存条件、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餐饮具清洗消毒是否执行到位等情况。对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单位责令改正,对无实际经营主体的“幽灵”外卖做下线处理。
(三)压实主体责任,推动社会共治
平台责任落实:要求平台加强对入网主体的审核把关,资质不符的严禁上架,同时对违规商户即时下架。同时,逐步推广“明厨亮灶”智慧监管系统,鼓励倡导网络餐饮单位接入线上监管平台,提高基层市场监管所执法效率,同时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对投诉率高的经营主体列入重点检查对象。
三、下步计划
深化技术应用:推广“互联网+明厨亮灶”,目前已接入学校食堂后厨,下步逐步推广倡导,实现网络餐饮单位线上监管。
推动社会共治:建立“政府+企业+消费者”协同机制,开展食品安全教育进社区、进校园、进经营主体活动,提升公众辨识能力。
强化基层能力:推进基层市场监管所标准化建设,加强网格化管理和风险分级检查智慧监管能力。
办复类别:B类
联系单位:相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联系电话:0561-3058097
2025年6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