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勇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统筹整合应急救援力量,提升应急救援能力的提案,现答复如下:
基层是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及时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中的最前沿,是防止“小险变大险、小灾变大灾”的关键环节,也是应急管理的“最后一公里”。一直以来,我局严格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区关于应急管理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按照构建大安全大应急框架和常态应急与非常态应急相结合的要求,加快推进并指导基层应急体系建设,不断夯实基层应急管理基础,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
一是推进组织建设,夯实管理根基。加强与组织、编办等部门沟通,根据市安委办印发的《关于加强全市基层应急能力建设的实施方案》,通过资源整合与分级管理,构建“平战结合、应急联动”的镇村两级应急管理组织架构。镇(街道)设立应急管理办公室,配备3名以上专职人员,村(社区)成立应急管理服务中心,配备3名人员,服务中心主任均为各自书记,配套灾害信息员两人。形成上下贯通的组织体系。实施应急综合执法改革,将执法编制资源下沉县区,保障基层应急执法力量。
二是推进队伍建设,创新组建模式。创新构建“专兼结合、立体覆盖”的应急救援力量体系,镇(街道)整合现有退役军人专岗、城管执法人、医务人员、企事业单位及志愿者,组建不少于30人的基层应急救援队伍,村(社区)组建15人以上兼职救援队伍,辅助专业救援力量开展救援。打造“网格党员+应急分队+居民”三级减灾队伍,实现风险隐患网格化动态管理。
三是推进实战演练,提升救援能力。每年制定演练计划,安排专项资金开展防汛抗洪、森林草原火灾、防灾减灾救灾、等大型实战应急演练以及以村、社区为“最小应急单元”的应急演练。“最小应急单元”演练方面,依托社会救援队伍,紧密结合村庄、社区可能发生灾害风险的种类,广泛组织居民开展防震自救、防汛疏散、火灾逃生、灭火技能、生命救护等演练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截止目前,共开展“最小应急单元”演练80余场次。
四是推进物资储备,强化科技支撑。推进基层物资库建设,按需配备必要的应急物资,构建区、镇、村“三级联动”物资储备体系。2024年争取国债资金支持,为基层配备近400万元的火灾扑救、地震救援、抗洪抢险、水域救援等专业装备,为所有镇街配备视频会议调度终端。建成区级应急指挥中枢,区镇两级天通卫星电话全覆盖,三断情况下保底通信保障能力显著提升。
五是分级管控风险,全力排查隐患。镇街制定安全生产、消防、防汛风险隐患排查及分级管控机制。标注风险类别,明确分级管控职责,优化管控流程,制定保障机制。开展日常排查,汇总台账;每季度开展安全生产、消防和防汛专项排查;重大隐患邀请专家评估。建立《隐患整改通知书》,明确等级、责任人,重大隐患需附《整改承诺书》。对发现隐患闭环管理,整改跟踪、销号管理。
接下来,我们将结合您提出的建议,进一步加强对基层应急体系建设的督促和指导,强化统筹协调,创新工作思路,加大工作推进力度,确保基层应急体系和能力建设取得新成效。
办复类别:A类
联系单位: 相山区应急管理局
联系电话:0561-3193526
2025年6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