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第二实验小学位于风景秀丽的相山脚下,学校始建于1972年,占地22亩,本部校区现有48个教学班,学生2774名,专任教师137人。学校秉承“世界因我多一点温暖”的教育理念,以质量立校,以特色强校,温暖管理,锐意改革,努力打造具有二实小特色的“温暖教育”品牌,朝着把学校办成“教师乐教,学生乐学,充满魅力的温暖校园”的办学目标奋进。
在相山教育特色化办学理念的引领下,学校把“多元化的艺术教育”确定为一校一品项目,坚持“重普及,出精品,抓特色”的工作思路,将艺术教育融入学校教育的全过程。把两节小课合成一节大课,分年级开设书法、跆拳道、乒乓球、游泳、外语交际等课程,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享受艺术教育。学校围绕着吉祥物——灵灵,开设了“小艺灵”民乐团、“小机灵”木偶团、“小百灵”合唱团、“小精灵”舞蹈团、“小聪灵”棋社、“小炫灵”花样跳绳队等多个社团。在这里,每名学生都能享受艺术的乐趣,品味艺术人生,我们努力使学生人人达到“三个一”,写一手好字、诵一篇经典、有一项艺术特长。
一、集团化办学情况介绍
2021年1月,淮北市第二实验小学悦府校区签约仪式举行,这标志着二实小集团化办学模式的初步形成。自2015起相继创办凤凰城分校、碧桂园东校区、悦府校区,“一校四址”名校带分校、集团化办学带来的积极效应已然显现。校本部与各分校间管理同步进行,骨干交流使用,推行相同的教研制度,激发了发展活力,让老城、新城的孩子们同享优质教育。
(一)资源共享,变革学校管理模式。
我们在制定学校发展规划、学校工作计划时均将分校纳入集团学校整体中进行考虑,特别是对刚建校招生的碧桂园东校区,加大投入力度改造校园环境、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师资队伍建设。经过分析,我们提出“四个共享”(理念文化共享、管理制度共享、教育资源共享、质量保障共享)。从学校文化建设入手,以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为突破口,发挥集团总校的核心引导作用。组织骨干教师到分校听课、评课及上示范课;让分校的教师分批到总校挂职锻炼学习;创造机会,让分校教师共同参与班主任沙龙、读书会等活动。通过活动加强交流,资源共享促进发展。
(二)构建平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为激发教师学习动力,提升教师素养,校本部专门成立了教师发展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有针对的开展教科研活动。学校建立了集团的教研机制、科研机制、人员交流机制,确保各校区(分校)人才在集团内的孵化效应、带动效应和辐射效应,形成新的数量足够的教学团队。比如:我们每学年都开展公开课评比活动,要求开课的教师精心设计教案,对全校上公开课,并在课后整理教案,撰写反思文章。坚持分学科分教研组开展主题化、系列化的教学研讨活动,探究加强教研活动的实效性,营造学校的教研文化。并开展互动自主的教学沙龙,有计划观摩学习名师、专家优秀课例,加强联片教研,青蓝工程等活动。
(三)立德树人,形成强大教育合力。
学校积极开发德育资源,联手开展学生工作,如开展少先队手拉手活动,让分校的孩子与总校的孩子在校运动会上同场竞技,促进两校的交流,增进两校学生的友谊。让城市孩子到农村,与分校的孩子们一起参加劳动实践,丰富其人生体验。通过上述工作措施,增强了集团学校的文化认同。
二、近期办学发展思路
1、学校将“围绕一条主线”(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突出两个方面”(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和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抓好三大重点”(抓好“心予”工作室建设、青年教师专业成长、领导班子梯队建设)。以提升内涵为核心,以提高质量为抓手,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重点内容,把转变作风作为重要保障,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以安全工作为保障,凝聚智慧,求真务实,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2、注重对学生人格品性的养成和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工作重点着眼于学生个体学习体验,让学生在轻松、祥和的环境中养成广泛的兴趣爱好,全方面发展。引导教师享受职业幸福,使得教师和学生,变“在工作”、“在学习”成为“享受工作”、“享受学习”。
3、实践证明,集团化办学是实现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和有效途径。在体制上实现教育集团化并不难,但名校内涵的发展、集团核心理念、文化的确立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今后要继续精心谋划,整体设计,努力形成集团学校广泛认同的核心价值观,逐步规范、优化行为, 形成健康积极的集团学校文化,以文化的力量推动集团的发展,实现资源的共享、文化的共融、品牌的共创及合作的共赢。
机遇与挑战并存,成功与艰辛相伴。学校在前行中不断创造精彩,先后荣获“全国艺术教育先进集体”、“全国环境教育先进集体”、“全国少先队红旗大队”、“全国雏鹰假日小队”、“全国优秀家长学校”、“全国首批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全国国际象棋特色学校”等诸多荣誉。我们相信,只要我们与时俱进,抢抓机遇,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地开展工作,用每一位辛勤园丁的智慧双手,我们就一定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为自身的专业成长构建平台,开创学校工作的一片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