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数据资源管理局2020年工作总结及2021年工作计划

字体大小:【
浏览次数:信息来源: 相山区人民政府发布时间:2021-02-10 09:40

区数据资源局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和创优营商环境一系列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重点工作安排,持续深化“一网、一门、一次”改革,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推进行政审批“两集中两到位”,优化全区营商环境,积极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创造的良好发展环境,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政务服务环境提档升级。

一是加快推进政务服务中心智能化建设。中心共设置窗口56个,窗口工作人员80名,入驻政务服务事项1192项,日均接待群众600余人。为推进线上与线下融合发展,区数据资源局积极组织编制中心智能化平台项目建设方案,加快推进中心智能化系统招标建设,目前已开始进入建设阶段,系统建成后将完善中心自助服务、智能辅助等功能,实现政务服务事项统一受理、集中办理、统一监督。二是大力推进综合窗口改革。在市场监管局注册登记、社保中心、通办综合、长三角“一网通办”专窗、工程建设项目综合等岗位人员严重短缺窗口开展综合窗口改革试点。在建设工程综合窗口,推行建设工程一窗“综合受理、容缺受理”,工程建设立项和施工许可阶段可容缺28项申请材料;增设长三角政务服务事项综合窗口,初步实现79个事项长三角区域“一网通办”。2020年,中心各窗口累计办件6万余件,其中通过建设工程综合受理窗口办件363件。三是开展政务服务事项“应进必进”专项梳理行动。详细梳理各单位政务服务(含行政审批)事项,清理201项区级无权力办理事项,将1192项政务服务事项按照“两集中、两到位”要求,全部进驻中心窗口办理,避免“应进未进”和“半进和半不进”的情况发生。四是分类指导乡镇(街道)、村(社区)为民服务中心建设。着重打通实体大厅“多门、多窗”和事项“应进未进”两个突出阻点,推进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全区现已完成6个镇街为民服务中心(另有4家在建)、81个村(社区)为民服务中心建设(另有7家因场地原因未能建设综合服务中心)。

(二)“互联网+政务服务”持续深化。

一是全面梳理各级政务服务事项。组织区级各部门、镇街、村(社区)梳理完善9792个政务服务事项,已全部实现全程网办,平均办理时限压缩至1.36个工作日(承诺时限比法定时限减少89.54%),平均申请材料1.82个。二是广泛开展安徽政务服务网、“皖事通”APP以及“安康码”应用便民工程的宣传推广。印制发放各类宣传材料3.2万份,推动更多事项“掌上办”“指尖办”;组织线上线下10余次政务服务系统操作培训,大力提升全区工作人员的网上办件能力。2020年,全区网上办件150余万件。三是全面推行7x24小时不打烊“随时办”服务。升级改造相山区7×24小时政务服务大厅,全面录入各级政务服务地图。相山区7*24小时自助服务大厅面积50余平方米,共设6台自助服务设备,其中税务2台(发票代开机 发票领用机),人社2台(社保查询机),公安1台(出入境自助签注机),市场1台(商事登记全业务自助一体机);区数据局通过线上线下大力宣传推广“网上办、掌上办、预约办、邮寄办”等服务,持续引导群众网上办、预约定点办。四是加快推进“互联网+监管”系统应用。依托国家和省“互联网+监管”平台提升事中事后监管规范化、精准化、智能化水平,全面认领编制区级监管事项,推进监管信息全量录入,目前全区已认领967个监管事项,累计有效注册人数(工作人员)1612人,监管事项覆盖率达60%。

(三)全面实施“安康码”应用便民工程。

一是广泛宣传推广使用“安康码”。通过广播、电视、公众号、报纸等媒体广泛宣传推广“安康码”,开通“安康码服务热线”,协调推动各行业主管部门围绕职责在机关、企业、医疗机构、商超等生产生活场所进行推广多种应用场景,扩大“安康码”使用面。截至年底,全区设置“安康码”检测点1554个,相山区安康码申领人数48.1万人,累计核验486.7万人次,人均核验10次。二是加强“安康码”赋码应用。“安康码”已与电子健康卡、电子社保卡、医保电子凭证互联互通,目前,在区政务服务大厅已初步实现第一批150个“一码通”事项可通过“安康码”扫码出入核验、一码取号以及一码通办。针对老年人无智能手机无法扫码核验的情况,通过读取群众的身份证获取“安康码”码色,同时记录出入信息。三是强化执行力度,做好后续服务。协调卫健、镇街等相关部门及时解决“安康码”在申领和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于非绿码人员做好排查核实监管工作,并对收集和共享的数据严格遵循国家有关规定,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截至目前,共处理群众申诉信息5235条,各类申请2805个。

(四)数据资源管理探索运用

一是开展智能化系统调研。在全区范围内开展智能化平台项目建设情况摸底调研,掌握全区“智慧+”系统的分布领域、资金投入及建设和使用情况。牵头申报上级资金谋划项目10个,资金约6000万元,包含相山区数字档案馆、相山区智慧政务服务平台、相山区排水管网数字化综合信息管理平台、智慧相山综合监管平台、相山区农业农村水利局智慧河长平台水质在线监测系统、相山区“智慧党建”平台、相山区餐饮油烟防治精细化管控服务平台、相山区教育系统监控平台、相山区智慧工地监管系统、相山区全生命周期招商引资管理平台、相山区东街道e睦邻等。二是统筹推进智慧相山综合监管平台建设。运用新一代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以城市综合治理为突破口,整合区智慧党建、智慧城管、智慧应急、智慧食药、智慧水利、智慧环保、智慧平安小区等运营平台,加快智慧相山综合监管平台建设,提升城市综合治理能力。

(五)政务公开工作全面提升

一是扩大主动公开范围。全面推进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公开及政策解读,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在全市公开首个动漫视频政策解读,组织协调统计、教育、环境资源管理等部门召开新闻发布会,多种形式推进政务公开。全区各部门主动公开信息1.9万余条。二是深入规范依申请公开。不断畅通网上及信函受理渠道,建立科学的信息公开申请答复机制。统一依申请办理告知书格式,目前,区政府及部门共受理依申请公开13件,已办结13件,办结率100%。三是加强公开平台建设。规范制定政务公开目录和测评指标,详细分解政务公开各项工作任务,不断完善全区各单位相关栏目设置。四是全面提升公开工作水平。聘请第三方测评公司按季度对全区政务公开网开展测评工作,并采取集中培训、集中办公、“一对一”、“一对多”等多种方式对全区信息员进行培训和指导,提升各单位信息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提高全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水平。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对标对表,确保完成考核指标。一是深化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建立并推动政务服务“好差评”系统线上全覆盖;加强与各业务部门协调沟通,协调推动各级业务系统的对接和数据互联互通,提高网上办理深度,加快推进“四电”应用;持续开展“应进必进”事项清理专项行动,持续推动政务服务事项集中进驻各级政务服务中心(为民服务中心),联合区委督查考核办,强化督查考核管理手段,杜绝“应进不进”和“半进半不进”情况。二是加快智能化大厅综合管理平台建设。目前智能化平台项目建设已进入建设阶段,年底建设完成后,能够打通实体大厅与政务数据共享渠道,提升政务服务智能化水平,落实“安康码”在政务服务大厅应用全覆盖,全面实现“一码取号、一码出入、一码通办”。三是做实7*24小时自助服务大厅。增加专门自助服务机2台、政务服务一体机2台、云柜1套,设专人值班对办事群众进行引导帮助,切实实现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掌上办、自助办、随时办。

(二)改革创新,提升线下服务水平。一是推进综合窗口改革试点。加快前台窗口人员的招聘、管理,在试点窗口建立“综合窗口(前台)统一收件+部门受理岗(中台)分类受理+部门行政许可科(后台)集中审批+综合窗口统一出件”的服务运行机制,实行收件、受理、审批相分离,变“一事跑多窗”为“一窗办多事”,打造规范化、均等化的综合政务服务模式。二是完善政务服务体系建设。谋划基层政务服务智能化体系建设项目,将政务服务自助服务机在镇街和社区为民服务中心布点设置,进一步完善规范区级政务服务大厅窗口人员管理、培训和考评制度,建立多部门沟通协调机制,规范窗口服务;完善镇街为民服务中心和村(社区)代办点建设,开展集中办公(清单梳理)活动,推进事项集中入驻;编制区、镇(街)、村(社区)三级常办事项服务流程。三是探索推行街道办事处“一窗就近办”为民服务模式。选择基础条件较好的街道为民服务中心,设置2-3个综合窗口,梳理人社、民政、卫健等便民服务事项标准化目录,培训服务意识优、综合素质强的工作人员,采取“综合窗口+全能代理”的模式,实行一岗多能,实现服务事项由“多口受理”为“一口受理”,方便群众“一窗就近办”,提高街道为民服务能力。

(三)推进“数字相山”建设。以推进“数字相山”建设工作为统领,聚焦构建科学集约的智慧“城市大脑”、透明高效的“智慧政务”、城市运行“一网统管”、经济发展“数字赋能”四大重点,加强总体规划,协调推进,不断提升全区数据资源管理及政务服务工作水平,全面推进数据资源管理工作与高质量品质相山建设战略深度融合,更高水平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高效率提升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水平,更高质量助力经济转型发展。

(四)全面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围绕提升基层政府治理能力,在区政务服务大厅设立政务公开专,并选择2个工作基础好、人员队伍强的乡镇(街道)建设政务公开专区作为区级示范点,围绕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工作流程和平台建设等方面积极创新,先行先试,发挥示范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