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春季,气温快速变暖,各类植物迎来了生长的关键时期,但多种园林植物上的病虫害也相继结束冬眠,开始“蠢蠢欲动”。个别病虫害的发生趋势严重,为有效防治、控制病虫害,相山区住建局市政园林管理所坚持“勤监测、早发现、早防治”的原则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多措并举积极开展春季苗木病虫害排查、防治工作,坚决打赢春季病虫害防治阻击战。
一、提前部署,科学筹划。针对春季病虫害多发情况,为确保防治工作顺利进行,相山区住建局市政园林管理所提前筹划:一是把病虫害防治任务按片划分,责任到人,工作任务更加明确,工作责任更加靠实,防治效果显著提升;二是向园林养护作业单位下发《关于加强春季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通知》并安排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指导;三是根据实际情况,提前购置必要的防治器械和药剂,提高机械装备水平,安排好人员、物资和后勤保障,做好病虫害防治的准备工作。
二、实时监测,摸清害情。组建园林植物病虫害监测队伍,建立监测网络,对区管道路和公园、游园园林植物病虫害进行拉网式排查,并安排监测员对重点区域树木病虫害进行实时监控,监测员发现病情虫情及时上报,确保第一时间准确发现和掌握病虫害发生的种类及分布区域等情况,为有效开展防治工作提供保障。
三、分析害情,制定对策。根据监测情况,组织技术人员研究病虫害发展态势,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治办法,有效防治病虫害。我市园林植物春季虫害主要有黄杨绢野螟(危害瓜子黄杨)、黄杨斑蛾(危害大叶黄杨)、蚜虫(危害栾树、雪松、木槿、碧桃、红叶李等)、蚧壳虫(危害碧桃、红叶李、海棠、枸骨等)、天牛(危害国槐、柳树、法梧、女贞等行道树)等;春季病害主要有白粉病(危害大叶黄杨、月季、蔷薇、石楠等)、柏-梨锈病(危害梨、海棠等)等。针对我市园林植物病虫害发生规律,一是采用高效低毒的吡虫啉、吡蚜酮、杀扑磷、高效氯氟氰菊酯、三唑酮等药物进行防治;二是通过加强对绿化苗木枯枝、病虫枝的修剪、清理和集中销毁,增强绿化苗木通风性、透光性,并配合水肥管理,增强树势和抵抗力,保证苗木茁壮成长。
四、多措并举,全面防治。按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植物保护方针,根据不同树木、不同病虫害特征,采取人工防治、药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综合防治措施,对辖区内园林植物病虫害开展全面防治。防治采用人工喷药与小型机械喷药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对部分特殊路段采取人工捕杀、堵塞虫眼、树干注射、修剪病虫枝条等方式防治病虫害。例如食叶类黄杨斑蛾采用人工巡查捕杀群集初孵幼虫或高效氯氟氰菊酯或辛硫磷喷雾防治;刺吸类蚜虫采用对天敌杀伤性较小的内吸性杀虫剂吡虫啉或吡蚜酮等生物制剂;蛀干类天牛采取人工注射敌敌畏或用棉球蘸药液塞入蛀孔,再用泥巴封闭蛀孔口的方法;白粉病使用三唑酮或烯唑醇等杀菌剂。
五、严格用药,科学评估。在喷洒农药时严格执行农药安全使用规定,采用生物制剂等低毒环保的药剂,严格控制用药比例,适度、科学用药,并在施药后对防治效果及时跟进察看,清除杀灭的虫体,如未达到防治效果,及时补施,全方位控制植物病虫害的扩大和蔓延,有效保护辖区绿化植被的健康生长及城市园林绿化成果。
下一步,相山区住建局市政园林管理所将继续做好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预测、预防、预报等日常工作,加大对蚧壳虫、蚜虫、天牛等病虫害的巡查力度,切实避免和控制病虫害的发生蔓延,确保绿化苗木的生长质量,进一步打造绿意葱茏的相山园林景观效果,为市民创造更加生态、宜居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