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穿梭街巷的外卖骑手、日夜奔忙的网约车司机、走街串巷的快递小哥……新就业群体以脚步丈量城市,用汗水浇灌希望,既是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城市建设的生力军,更是社会治理的新兴力量。聚焦这一群体的需求与期盼,相山区全面推进新就业群体“友好场景”建设,将城市的关怀与温暖转化为可感可及的服务,不断提升新就业群体的归属感、获得感与荣誉感。
阵地友好:打造“路上的家”。“以前送外卖累了,只能在电动车上休息一会儿,现在有了24小时驿站,不仅能喝水热饭、休息充电,遇见同行还能聊聊天,这些服务很实在,也很便利。”外卖骑手李辉辉对“益新一驿”步行街站赞不绝口。走进“益新一驿”驿站,空调、饮水机、微波炉等设施一应俱全,满足新就业群体取暖纳凉、饮水热饭、歇脚充电等基本需求,骑手直接扫码进站,享受暖心服务。近年来,相山区以“八有八建”为标准,在核心商圈、商务楼宇等新就业群体活动密集场所,精心打造61个“益新一驿”服务站点,让新就业群体从“无处落脚”变为“处处有家”。38个“骑手友好社区”,万达广场友好商圈,惠苑路步行街友好街区等多元“友好场景”的建成,为新就业群体构筑起“全周期服务、全链条支持、全方位融入”的服务矩阵。
服务友好:构建关爱体系。去年以来,相山区挂牌“友好商户”76家,为新就业群体打造全方位的贴心服务,包括歇脚纳凉、充电饮水、就餐优惠、理发折扣、健康咨询等服务,营造出更加和谐、友善的网约配送环境,让新就业群体在辛勤工作的同时,切实感受到社会的关爱与尊重。在重要节日节点,一场场服务慰问活动成为温暖传递的纽带。结合“五一”“七一”,点亮187个“微心愿”,将关怀落到实处。新春团圆夜,一顿暖心年夜饭驱散寒意,元宵佳节时,一份份关爱礼包传递温情,让新就业群体在城市中找到归属感与幸福感,真切感受到“家”的温暖。
治理友好:共建幸福家园。外卖骑手梁育军在送餐途中发现一楼栋存在飞线充电现象,随即拍照上传至“随手拍”微信群。当日,社区工作人员迅速响应,完成了隐患整改。“以前送餐时看到电瓶车进电梯、违章停车等不文明现象,总苦于没有反馈渠道。”他说,“现在有了随手拍微信群,我们既能为城市治理出份力,还能用积分兑换奖品,大家参与的积极性特别高。”在“随手拍”微信群内,各类问题反馈此起彼伏。社区工作人员与“相城骑手”建立起紧密的沟通协作机制,针对骑手们反馈的问题,第一时间核实情况、落实整改,形成“发现问题—反馈社区—获得积分—积分兑换”的高效闭环,不仅激发了新就业群体参与城市治理的热情,也让社区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探索出一条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路径。相山区选聘88名新就业群体担任兼职网格员,发挥走街串巷、人熟地熟优势,参与政策宣传、隐患排查等,成为社区治理好帮手。完善积分奖励机制及兑换流程,依托部分党群服务中心、党群驿站设立积分超市,通过积分换商品的方式推动新就业群体积极融入基层治理。
关爱一群人,温暖一座城。下一步,相山区将持续推进新就业群体“友好场景”建设,不断完善服务体系,创新工作方法,让新就业群体更有归属感、获得感和荣誉感,实现新就业群体与城市发展的“双向奔赴”,共同绘就城市美好生活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