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解读】《淮北市县(区)党政主要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操作指南》政策解读

字体大小:【
浏览次数:信息来源: 相山区审计局发布时间:2025-09-24 18:07

2025年4月22日,淮北市审计局印发了《淮北市县(区)党政主要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操作指南》(淮审资〔2025〕10号,以下简称《操作指南》),现就《操作指南》主要内容解读如下:

一、政策背景和依据

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是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关心和领导下实施的一项重要改革,2017年9月,中办、国办印发的《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规定(试行)》明确提出“研究建立健全审计评价指标体系”。

2022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建立健全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意见》,2023年安徽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建立健全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实施意见》。为此我局总结近年来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实践经验,依据《安徽省市县党政主要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淮北实际,制定了《淮北市县(区)党政主要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操作指南》。

二、制定意义和总体考虑

该《操作指南》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激励与约束并重,坚持独立、客观、公正,以问题为导向开展审计评价,发挥硬性约束作用,旨在进一步建立健全科学、规范、合理的审计评价指标体系,促进我市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

三、研判和起草过程

2023年2月,安徽省委办公厅、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健全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实施意见》,市领导批示要求“请市委审计委员会和市审计局牵头,认真研究指标体系评价内容,把指标任务分解到相关部门,并加强过程督办,抓好贯彻落实”。为此,淮北市审计局积极行动,在全市开展的各级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项目中深入探索运用评价指标体系,对被审计领导干部进行精准打分并评价。同时鼓励对部门领导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时,可以参照运用。在此实践基础上,2025年4月2日,通过总结近年来我市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实践经验,参考《安徽省市县党政主要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淮北当地实际,起草了《淮北市党政主要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操作指南》(征求意见稿),随后征求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水务局、市林业局等6家主管部门、县(区)审计局和市局各科室(局)、局属各单位的意见,反馈意见均为无意见。2025年4月14日市审计局召开局长办公会,对该《操作指南》再次进行了充分讨论交流,提出了具体的修改意见,通过进一步修改完善,最终形成《淮北市县(区)党政主要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操作指南》定稿,经市审计局办公室(综合法规科)合法性审查后,于2025年4月22日正式印发。

四、工作目标

通过制定本《操作指南》,为评价我市县(区)党政领导干部履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提供依据,为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提供制度保障,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促进权力规范运行,实现我市经济绿色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五、主要内容

一是对标《安徽省市县党政主要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指标选取、指标权重设置和指标评分方法,确保在贯彻落实中方向一致、目标一致、步调一致。

二是根据淮北市自然资源禀赋特点和主体功能定位,参照省级指标体系,结合《淮北市领导干部自然资产离任审计操作指南》和我市近年来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具体情况,设置适合淮北本地的个性化指标,如设置具有淮北特色的物种保护指标、增加基层执法情况评价指标等。

三是建立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电子库,对指标进行电子表格化管理,既便于审计人员方便快速检索指标、提升审计质效,又便于与时俱进,根据政策要求及时调整指标内容,为完善审计评价指标体系预留空间。

四是实行扣分制,针对每一个审计发现问题找到对应的扣分指标,根据具体分数作出等次评价。审计、整改过程是一个持续和动态的过程,该操作指南将根据政策要求及时调整指标内容、持续更新,以适应自然资源资产的变化和发展。

六、创新举措

该《操作指南》在贯彻落实中央两办、省两办关于建立健全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意见的基础上,根据淮北市自然资源禀赋特点和主体功能定位,结合《淮北市领导干部自然资产离任审计操作指南》和我市近年来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具体情况,设置适合淮北本地的个性化指标。

七、保障措施

该《操作指南》出台后,要求淮北市审计机关对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的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中,切实运用该操作指南,对被审计领导干部进行精准打分并评价。持续深化结果运用,将审计结果及整改情况作为考核、任免、奖惩领导干部的重要参考,促进领导干部依法规范用权。